树皮、茎木、花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紫苏叶 紫苏叶: 功能: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1、风寒表证 紫苏叶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之力比较缓和,轻症可单用,重症与发散风寒药同用。 2、脾胃气滞,呕吐 本品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一定的理气安胎作用。可用于治疗中焦气机淤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常与温中止呕的砂仁、丁香同用。 偏热者,与清胃止呕的黄连、芦根同用。 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理气安胎的砂仁、陈皮等配伍。 荆芥 荆芥: 功能: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1、外感表证 药性平和,治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风热、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治疗风寒感冒配伍发散风寒药,治疗风热感冒配伍发散风热药。 2、皮肤瘙痒、麻疹不透 有祛风止痒之功,可用治风邪外束,皮肤瘙痒等。常与蝉蜕、防风同用。 治表邪外束,麻疹难于透发者,本品的透疹作用,可直接促进疹点外透。因为麻疹是“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所致,常与升麻、紫草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之品同用。 3、出血症 炒炭有止血之功,可用于多种出血症。 广藿香 广藿香: 功能:化湿、止呕、解表 1、湿阻中焦 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药,其性微温,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常与燥湿、行气药同用。苍术、厚朴、陈皮。 2、呕吐 胃寒、胃热、妊娠呕吐 3、暑湿、湿温初起 气味芳香而性微温,外能发表散邪,内能化湿去浊,具有辛散而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热之特点,为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呕恶吐泻,常与化湿解表之品同用。紫苏、厚朴、半夏。 茵陈 茵陈: 功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1、黄疸 本品苦以降泄,寒能清热,专入肝、胆、尤擅清利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故为治黄疸之要药。治疗湿热蕴结肝胆之黄疸,症见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常与清热药同用,以清热利湿退黄。栀子、大黄。 2、湿疮、湿疹 本品清热利湿,又可治湿热蕴结之湿疮湿疹,常与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药同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等。 穿心莲 穿心莲: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湿热病症 本品性寒而味苦,能入大肠、肝、胆、膀胱等经以清热燥湿,可用治泻痢、黄疸、淋证、湿疹等多种湿热病证。治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淋证小便灼热疼痛,黄疸尿赤短小,单用有效。治湿疹瘙痒,可用本品研末,局部外用。 2、温热病卫分证、气分证,肺热咳嗽,肝热目疾 有清热泻火之功,且长于清泻肺胃气分之热,尤善清泻肺热。治疗温热病邪入气分,发热不退,可与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同用。治疗肺热咳嗽,或肺痈咳吐脓痰,可与黄芩、鱼腥草等清肺、排脓消肿的药物同用。治疗肝热目疾,可与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明目的药物同用。 青蒿 青蒿: 功能: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1、虚热证 本品辛香透散,苦寒清热,有清虚热、退骨蒸之功,为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的常用品,常配伍鳖甲、知母、地骨皮。 2、暑热外感 常与连翘、西瓜翠衣、滑石等同用。 3、截疟寒热 本品又入肝胆经,截疟之功良好,并善解热而缓解疟疾发作时的寒战壮热,故为截疟寒热的要药。多与草果、柴胡同用。 石斛 石斛: 功能:益胃生津、滋阴降火 1、胃阴不足证 本品善养胃生津。治疗为阴不足,口渴咽干、食少呕逆、胃脘嘈杂、隐痛或灼痛,舌光少苔等,可配伍麦冬、竹茹、白芍等。 2、热病伤阴之低热烦渴,或阴虚火旺之虚热不退 能滋养肾精,又能清退虚热。治疗热病伤阴,低热烦渴,常与清热养阴之品同用。配伍生地黄、麦冬、黄柏、地骨皮等。 淡竹叶 淡竹叶: 功能:清热除烦、利尿 1、温病气分证,表热证烦渴 本品能清气分实热,并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既能入肺、胃,又尤泻心火,可除热病热扰心神之心胸烦热,常与石膏、知母同用。 2、心火亢盛证,心热下移小肠之热淋 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可用于心火亢盛,症见心胸烦热,舌尖红赤,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小肠,症见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等 * * * * * * * * * * * 槐米 丁香 金银花 菊花 菊花: 功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1、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菊花既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