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契约华工的历史足迹与身影资料.docxVIP

南非契约华工的历史足迹与身影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非契约华工的历史足迹与身影 8月25日,加纳警方扣押41名在非洲非法采矿的中国人。警方称这些人员既没有加纳合法工作签证和居留许可,也没有合法采矿许可 ? ? ? ? ◎华工在营地内领饭 ? ? ? ?近期,中国在非洲务工人员事件频发,包括中国矿工。8月25日,加纳警方扣押41名在非洲非法采矿的中国人。警方称这些人员既没有加纳合法工作签证和居留许可,也没有合法采矿许可。几乎就在同时,南非发生矿乱,有44名矿工在冲突中死亡。南非总统祖马宣布从8月20日到26日,南非将悼念在西北省铂矿冲突中遇难的44人,以促进各界努力建立一个没有暴力的社会。 ? ? ?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些矿工们被非法逮捕、囚禁和殴打的地方,一个世纪前也曾经有6万余名华工在此挣扎哭泣。1904年至1910年,清政府以“契约华工”的方式,输出6万余名华工赴南非采矿。被称为“契约华工”的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劳务输出非洲的先驱,而从当时双方签署的合作合同、华工签订的卖身契约、在南非的劳动待遇、所受歧视和最终被遣返的悲惨经历,更是让“契约华工”成为那段国弱家贫悲惨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 ? ?“coolie”不是我真名 ? ? ? ?早在18世纪中叶。好望角就出现过华工的面孔。当时,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推行排华政策,将一部分华侨流放到南非好望角。每年大约100名左右的华人开始被运往南非。当时的南非仍然是奴隶制社会,华人被运到这里,往往被卖作奴隶。1840年后,英法等列强开始从中国“出口”劳动力。这个时代外出务工的华人,被称为“苦力”。在英文中他们被称作“coolie”,便是苦力的音译。 ? ? ? ?1845年3月7日,从厦门开出了第一艘苦力船。200名苦力被运往法属波旁岛。这种苦力贸易一般是由各地殖民政府拨出专款,委派招工专员,或组织“移民公司”,由代理人、苦力贩子以及苦力船的船长,到中国口岸进行“招募”为名的诱骗和掳掠。1860年中国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即允许“民人出洋承工”。由中英双方会订招工章程,在条约口岸设立招工馆。1866年,《续定招工章程条约》允许英法殖民者在中国任意招募劳工。这种看似合法的招工,实际仍是苦力贸易。招工馆往往雇有大批打手,收买拐子、人贩,到乡下掳掠苦力,送到厦门的“巴拉坑”(集中收容苦力的地方),待船运出。 ? ? ? ?在巴拉坑内,招工馆的打手强迫华工签订到外国劳动8年的卖身契约,不从者便施以酷刑,并在华工胸前烙上运往目的地的标记。1847年至1853年,从厦门一带出航的苦力船共40艘,另有10艘是从汕头出航的。这种贸易发展迅猛,1855年,汕头还只有12艘苦力船,1857年猛增到120艘。据估计,1852年至1858年,汕头运出苦力4万人,其中竟有8000人在未开船前即被虐死,大多弃尸海滩。这种苦力贸易由各殖民地政府拨出专款开展,运到殖民地即将苦力们公开拍卖,售给种植园、矿山、铁路等处。 ? ? ? ?时至1904年前后,苦力开始被改称为契约华工(Indentured Labor),但其实质并未发生改变,仍然以签署“卖身契约”的方式诱骗强掠上船,运往列强的海外殖民地。据统计,1904年至1906年,南非德兰士瓦共招得华工63811名。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广东、福建两省素有移民传统,前往南非的契约劳工却并非主要来自粤闽二省,而是来自华北,尤其是河北、山东和河南地区。南非殖民当局亦曾一度把中国南方作为招工的首选地区。但一年以后,招募对象转向华北,香港站在1904年年底结束,改由烟台和秦皇岛两港承运华工出国。原因何在? ? ? ? ?一方面,在英国资本家看来,中国北方劳工体格健壮,更加适合矿区劳动,而且山东、河北地理条件优越,烟台和秦皇岛两大港口便于承运华工。另一方面,此时的华北等地已经陷入了一种水深火热的局面。义和团运动1899年首先发起于山东、直隶两省,1901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后,参加起义的农民四处逃亡,为躲避朝廷的追捕,不得不出国当劳工。1904年的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造成千万百姓丢家弃所,颠沛流离。英国一家报纸幸灾乐祸地报道:“日俄战争虽亦大损商务,然招工往特之举,则因此而转易。盖有此战,而北方劳民,如西伯利亚之地无可工作,遂愿谋生海外……” ? ? ? ?如果说义和团和日俄战争是人祸的话,20世纪初的华北饥荒,就是避无可避的天灾。光绪末年,华北农业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水利失修、灾荒扩大、收成下降构成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灾荒的间隙缩短,频率提高,一些数十年一遇的大灾,现在几乎“无岁无之”,水灾、旱灾、虫灾接踵而至,大雷冰雹、地震土崩,灾难不断。频发的自然灾害使贫困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诸如广东、河北、山东这样的原农民起义地区,农业生产长期不能恢复,农业收成下降,迫使大批农民弃农离家,另谋生路。在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