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健康切莫一“钙”而论x
网址: HYPERLINK 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
骨健康 切莫一“钙”而论
中国人缺钙,当“补钙”已成为众多国人保健、强身的重要选择时,当“补钙”也将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其背后的真相更是扑朔迷离,让人想一探究竟。
钙缺乏性疾病比例并不高,“全民缺钙”说法值得推敲
钙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常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人体很多机能代谢,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体中99%的钙储存在骨骼中,使骨骼具有一定强度,起到对身体的支撑作用。当人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会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钙浓度恒定,以保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这是以减低骨强度为代价的。因此,缺钙的后果首先是影响骨骼的健康。钙不足时,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人体血液钙含量下降,会造成肌肉抽搐、腰背酸疼及骨质增生。
根据中国营养与保健品食品分会的统计,现在补钙类保健品在中国最受欢迎,销售额超过68亿元人民币。客观地说,目前补钙理念在国人心中的高认同度,与政府倡导和媒体宣传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家家户户都放着一瓶钙”的现象。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全民缺钙”的概念已经炒作了十几年了。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显示,普通居民从18岁开始,每日的钙摄入量应该在800~1000毫克之间。中国居民每日单靠以米面为主的饮食,日均钙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9%。另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40%的儿童和60%的中老年人缺钙。有关营养学专家却指出,在我国居民中钙缺乏性疾病患者所占比例并不高,不会超过20%,因此“全民缺钙”的说法不准确。
抑制骨质丢失 预防骨质疏松
钙质过量会导致结石等疾病,随意选择“补品”过犹不及
钙质若摄取过量,则可能会造成身体各部位的结石、便秘,若长期摄取过量,甚至可能会造成骨头的质量变差更易造成骨折。依据统计报告,国人平均每日钙的摄取量为700毫克,故每日钙质的补充量最多不可超过1000毫克。
首先,要清楚不是人人都需要补钙。补钙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机能,因此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如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身体虚弱、大病初愈的人或者是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人。
其次,应先咨询医生。正常的成年人通过膳食能获得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不需要额外通过保健品补充。对于通过膳食仍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人,要先经过专业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再次,勿轻信宣传。不要轻信所标百分比,如吸收率、有效率、治愈率、使用率等。消费者在购买补钙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包装上有无生产产地、厂商、小蓝帽的批号等。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应印有专门的“保健食品”标志,其下方印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还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网站查询,辨别真伪。此外,最好选择天然制品,不要随意选用宣称具有治疗功效的补钙保健品。
许多家长误解了补钙的作用,以为单纯补钙就能给孩子补出一个健壮的身体,把钙片作为“补药”或“零食”长期给孩子吃是错误的。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儿童长期服钙过多会使血压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眼内房水中的钙浓度过高,可能沉淀为晶体蛋白聚合,引起白内障;尿液中钙度过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结石,给尿路埋下隐患。如果同时摄取较多维生素D,肝、肾等重要的生命器官都会像骨骼一样“钙化”,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体内钙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肠道对锌、铁、铜等元素的吸收,孩子易患微量元素缺乏症。因此,您家里的孩子是否需要补钙,到底要补多少,还是要请儿科医生指导,决不可滥补。
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在30%,促进骨健康需科学生活规律
“全民缺钙”的说法虽然夸大,但因为中国人不似欧美人有大量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国人普遍是较缺钙的,其中50岁以上的人群中因缺钙患骨质疏松症的相当普遍。2008年《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中称在我国有2。1亿人低骨量,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其数目也相当惊人。
让人困惑的是,在“补钙”理念如此深入人心的当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缺钙?
其实补钙不能光吃补钙保健品,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在补钙广告的指导下,买来各种钙制剂按时进补,但腿该抽筋儿还抽筋儿,年龄到了该骨质疏松还骨质疏松。对此,专家指出,不管是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还是其他品种的补钙保健品,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一般在30%左右,有的广告上宣传的“吸收率在95%以上”是不科学的。表面上看,每天吃进去800毫克或者1000毫克钙,其实由于吸收率低,根本补充不够。
医生表示,补钙还应该以含钙量高的膳食补充为主,补钙保健品只能作为补充,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遵守社会规则(全国通用)(第01期)(原卷版).docx VIP
-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云平台使用说明书.pdf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docx
- 2024南昌市进贤县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全文).doc VIP
-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报告PPT.pptx VIP
- 中考数学压轴题集训手册.pdf VIP
-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发展报告应届专科毕业生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板范文1500字.pdf VIP
- CECS405-2015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