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观察“腐烂和发霉”的发生.doc

在课堂上观察“腐烂和发霉”的发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课堂上观察“腐烂和发霉”的发生

在课堂上观察“腐烂和发霉”的发生 长宁区教育学院 陈蕾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有意注意的能力较弱,兴趣是他们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需要选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感触的教学素材,以便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然而,有些自然现象是一个历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的过程,比如物体的腐烂与发霉、种子的萌发、生物的一生……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这类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教学呢?我们曾经对一期课改自然教材中的“种子的萌发”,做过一些探索。这一次,我们打算在新教材中选择“腐烂”这一单元,进一步探索这类自然现象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分析教材 我们首先回顾了“种子的萌发”的教学设计。这是四年级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我们知道:种子被水浸泡后,体积重量会发生变化;种子在不同的萌发环境中,萌发的情况不同,而且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可观察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节课上是不能全盘体现的,也许需要几天,甚至需要一~二周或以上(视植物种类、温度条件而定)的时间。再看“腐烂”这一单元,这是三年级的教材。它包括腐烂现象、防止腐烂、利用微生物、土壤四块内容,分五课时完成,观察腐烂与发霉的发生需要三四天甚至一周左右的时间。 在“种子的萌发”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实验、观察、分析的过程分解在二个课时里完成,而且根据课时之间的天数(根据当时的课时要求,四年级一周有二节课,一般相隔二、三天),选择合适的植物种子。从而让孩子们真切地观察到历时数天的、动态的自然现象,让孩子们感悟出生命活动的连续性。那么,孩子们是否也可以在课堂上观察“腐烂与发霉”的发生过程呢?根据二期课改的课时安排要求,三年级一周有三节自然课,课时间隔为一~二天。这样,我们设想在第一课时、第五课时分别完成“腐烂和发霉”实验的主要部分,在第二、三、四课时教学“利用微生物”、“土壤”等内容之前或之后,也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用作观察、记录腐烂与发霉的过程。 二、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分别用五分钟的时间观察、记录腐烂发霉现象。 第五课时:小组组内讨论、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各小组交流展示观察结果,交流各组所得到的结论;进一步动手动脑去验证各组有关“防止腐烂”的设想。 三、关于教学流程设计的说明 教学材料的选择 《活动设计》P18 都以面包为例,我们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发现,在这个季节,桔子似乎更容易腐烂。同时,因为导致桔子发霉腐烂的真菌是青霉,人们可以从青霉中提取青霉素造福于人类。这样,教师很容易借此例让孩子们较为全面地感悟腐烂与发霉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可能受其危害,也可能从中获得帮助。 此外,我们在呈现展示各种腐烂发霉的物品时,尽可能地让孩子们看到实物,也用多媒体提供一些图片资料。原先还设想在教师的演示台上放一台显微镜,让孩子们看一看他们的肉眼看不见的青霉,然而由于孩子的人数、教学的时间等限制,最后上课时舍去了这一环节。 同时,我们还提供给各小组一些放大镜、镊子等,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用放大镜看一看、用镊子夹一夹,让他们真切地看到有这些物品的表面有“异样的东西”,这切地感觉到这些物品的质地发生了变化……也许,有些孩子还会发现一些其它有趣的东西。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接下来需要持续观察腐烂与发霉的发生过程的兴趣。 2、有关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我们将“腐烂与发霉”现象的教学,分解到五节课里完成,以第一节课、第五节课为主,而在其间的三节课里都要用一些时间观察和记录。我们旨在让孩子们从中感悟到自然现象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奥秘的探究产生热情的同时,也要求孩子们对科学奥秘的探究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持久性。 此外,我们在设计选定各个教学环节时,也关注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与欲望的培养与保护:在观察后让他们把获得的信息充分交流表达;在问题后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充分交流表达;在实验前让各小组充分讨论并交流实验设想;在观察记录表的修正与设计这一环节,也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有意义的交流与表达同时让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课后的几点思考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曾作为区研究课展示,因为是新教材,片内几个区的试点学校教师以及市教研员也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他们在课后提出很多改进建议。 由于一个单元里关于一种现象的观察与教学被分解到几个课时里完成,所以特别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提示并帮助孩子们收管好实验材料。执教的教师可能是第一次上这样的公开课,难免有些紧张,下课铃一响,师生互道再见后,好几组孩子们的观察材料被无序地留在教室里了。假设:第二、三、四节课没有材料进一步观察,那么,原本那一条教学目标——培养孩子们探究科学的耐心与持久性的意图,也就难以实现了。 此外,大家还提到在观察腐烂与发霉的物品时,还有一个卫生与安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