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博拉出血热诊断与治疗 咸阳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一病区 刘海玲 概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病毒发现 “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 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性 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此轮疫情从2月份在几内亚被发现,有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 在新增的病例中,有一些是参与救治病人的医务人员。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其它国家造成风险,需要做出“非常规”反应,所有报告埃博拉疫情的国家,都应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发病机理 EBOV是一种泛嗜性的病毒,可侵犯各系统器官,尤以肝、脾损害为重。该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有关。患者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和IFN-α水平明显升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尤其是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随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感染后2天病毒首先在肺中检出,4天后在肝、脾等组织中检出,6天后全身组织均可检出。 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MPS)。一些感染的MPS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从MPS细胞释放的病毒可以感染相邻的细胞,包括肝细胞、肾上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细胞活性物质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表达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胶原暴露,释放组织因子等,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感染晚期可发生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大量淋巴细胞凋亡。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 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急性起病 高热、畏寒、 头痛、肌痛 结膜充血 相对缓脉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 皮疹 病情演变 突起发病,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时而有腹痛, 发病2~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 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出现意识变化,如谵妄、嗜睡。此期出血常见,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孕妇出现流产和产后大出血。 病程6~7天可在躯干出现麻疹样斑丘疹并扩散至全身各部,数天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 重症患者常因出血,肝、肾衰竭或严重的并发症死于病程第8~9天。 非重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大多数患者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痛,可呈游走性,以累及大关节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肌痛、乏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或耳鸣、眼结膜炎、单眼失明、葡萄膜炎等迟发损害。 因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 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肺炎等。 重症患者 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 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 低血压、休克。 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血清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多采用IgM捕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特拉斯压缩机培训纲要要点分析.ppt
- 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及启示技术总结.ppt
- 2016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地理1卷技术总结.ppt
- 阿托品4要点分析.ppt
- 2016年高考生物二轮5: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技术总结.ppt
- 阿托西班非常规治疗(刘颖琳)要点分析.ppt
- 2016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技术总结.ppt
- 阿长与《山海经》1要点分析.ppt
- 阿长与山海经要点分析.ppt
- 2016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技术总结.ppt
- 2016年高一地理同步教学: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人教版必修1)技术总结.ppt
- 2016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第6讲东南亚南亚-印度技术总结.ppt
-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201408282要点分析.ppt
- 2016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第9讲美国巴西技术总结.ppt
- 2016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难点增分课)技术总结.ppt
- 2016年广东高考复习专题十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总结.ppt
- 2016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备考技术总结.ppt
-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含防控及诊疗方案)-final要点分析.ppt
-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要点分析.ppt
- 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复习讲座(共105张)技术总结.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