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音乐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洛克时期音乐讲义

巴洛克時期音樂的主要重點 A. 巴洛克藝術的特徵: 巴洛克藝術風格的興起主要是針對文藝復興時期追求復甦古典主義的精神所產生的反動思潮。文藝復興時期嚮往的藝術風格是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首的古典主義風格,也就是在理性的思考下,發展出具有比例、對稱、和諧等等形式規範的藝術傑作,包含建築、雕刻、繪畫。巴洛克藝術風格則恰恰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風格相反,它試圖打破穩定、勻稱、與均衡等種種古典主義的形式規範,追求不穩定、不對稱、不平衡、不精確、具強烈對比的形狀,並運用複雜的變化來取代簡潔,因而使得巴洛克的藝術作品充滿動感與活力。 B.「巴洛克」(Baroque)的字義源自於葡萄牙文 “barroco”,意指「形狀不規則的珍珠」(A pearl of irregular shape)。在音樂裡,「形狀不規則」可比喻為「音樂的樂句長短不一、曲式結構不規則與不平衡」;「珍珠」可比喻為「音樂聲響的亮度」。整體音樂風格以亮麗輝煌、尊貴堂皇、以及精緻優雅的貴族氣息見稱。 Ex1: 巴赫(J.S. Bach, 1685-1750)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BWV 1041 Ex2: 巴赫 A大調雙簧管協奏曲 第一樂章 BWV 1055 Ex3: 巴赫 C大調第一號管絃樂組曲 第一樂章 BWV 1066 巴洛克時期特有的五大音樂風格要素: 方塊力度(Terraced Dynamics):同一首旋律或是同一個樂段共演奏兩次,第一次大聲(forte)演奏,第二次小聲(piano)演奏,或者情形正好相反。 Ex1. 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中的「春」; Ex2: 巴赫(J.S. Bach, 1685-1750)C大調第一號管絃樂組曲 第一樂章。 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or Figured Bass):為巴洛克時期特有的記譜法。通常在低音譜的下方會出現 或是 的數字記號。該數字記號代表三和絃或七和絃的內部原位或轉位後的各種音程距離。數字低音記譜法是巴洛克鍵盤音樂家用來表現即興演奏能力的考驗。 行走般的低音(Walking Bass):由巴洛克時期的低音樂器,包括大提琴、大鍵琴、低音大提琴等等,以撥奏的方法(或斷奏的技巧)一個單音接著一個單音的撥彈過低音譜上所有的低音。 Ex1: J. S. Bach D大調第三號管絃樂組曲 第二樂章 BWV 1068 Ex2: 阿爾比諾尼(Tomaso Albinoni, 1671-1751)的G小調慢板 利用各式各樣簡短的音型透過模進的作曲技巧與連續的和聲進行或轉調,達到一種綿密不斷的,如織帶般的音樂段落。並且,低音部的律動相當活躍。 Ex: 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B小調第十號協奏曲 第一樂章 Op. 3 RV 580 來自「調和的靈感」。 頑固低音(Ostinato,):頑固低音與數字低音不同;前者是一種作曲技巧, 而後者是一種記譜法。盛行於巴洛克時期的一種連續且不分段落的變奏 曲(Continuous Variation)作曲技巧,常由一組4-8個的低音群構成。這 組低音群會不斷地在曲子中被反覆,當該組低音群被反覆的同時,若高 音域的旋律跟著變化,此即為頑固低音變奏曲。Ex: 帕海貝爾(Pachelbel, 1653-1706)的D大調基格與卡農。此外,也可運用不斷反覆的頑固低音 當低音伴奏,然後結合重複詩歌曲式寫成旋律。例如: 周杰倫的「爸我 回來了」與普赛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的「狄朵的悲歌」。二者 皆是以重複詩歌曲式結合頑固低音伴奏的絕佳曲例。 巴洛克時期在音樂史上最具歷史意義的三大貢獻與成就是: 1.歌劇(Opera)與清唱劇(Cantata)的誕生與神劇(Oratorio)的成熟-- 十七世紀初,聲樂方面也誕生了新的形式。歌劇、清唱劇與十六世紀即已 然出現的神劇對巴洛克時期的聲樂風格與音樂語言產生突破性的貢獻。此三者皆將戲劇與音樂相結合,並皆在各自的劇型中出現相同的歌曲形式:a. 朗誦調(Recitative)b. 詠嘆調(Aria),有時也稱歌調。 朗誦調的特色是:模仿人自然的語言音調變化,使之用於各類劇型中接近敘事體裁或散文體裁的快速對白段落,以表達劇情與動作的外顯進行。 詠嘆調的特色是:用以抒發表達主角內省的、精神與心靈層面的情感內容,故旋律性常優美具延展性,而和聲的進行豐富有變化。 Ex1: 巴赫(J. S. Bach)的「咖啡清唱劇」(Coffee Cantata) Ex2: 普赛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的歌劇「狄朵與阿尼亞斯」(Dido and Aeneas)中「狄朵的悲歌」(Dido’s l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