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及其配制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B5培养基 ◆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 ◆含有较低的铵盐 ◆较高的硝酸盐和盐酸硫胺素 (四)、N6培养基 ◆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设计 ◆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禾谷类植物的花粉和花药培养。 AgNO3: 作用:抑制乙烯活性,防止玻璃化苗的出现 浓度:1-10mg/L 抗生素: 种类: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作用:可防止外植体内生菌污染。 浓度:5—20mg/L。 1、 母液 stock solution 的配制和保存 所谓母液是欲配制液的浓缩液。 意义: ①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 ②配制时的快速移取 ③便于低温保藏。 三、 培养基的配制 单配法:将培养基配方中的各种成分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一般用mg/ml 。 混配法:将几类营养成分按配方中的用量扩大一定倍数称量,分别溶解后再混合成母液。 母液配制时可分别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激素类等 母液的配制方法: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母液名称 药品 名称 大量元素(MSI) ? NH4NO3 KNO3 CaCl·2H2O MgSO4 ·7H2O KH2PO4 微量元素(MSII) MnSO4·H2O ZnSO4·7H2O CoCl·6H2O CuSO4·5H2O H3BO3 Na2MO4·2H2O KI 铁盐(MSIII) FeSO4·7H2O Na2-EDTA·2H2O 有机物(MSIV) 烟酸 Vpp 盐酸吡哆醇 盐酸硫胺素 甘氨酸 肌醇(MSV) 肌醇 MS母液配制: MSI 大量元素 20X MSII 微量元素 200X MSIII 铁 盐 200X MSIV 有机 物 200X MSV 肌 醇 200X 激 素 0.1mg/ml MSⅠ 大量元素 配方用量mg/L 20X(mg) 称量 1.NH4NO3 1650 33000 33g 2.KNO3 1900 38000 38g 3.CaCl2·2H2O 440 8800 8.8g 4.MgSO4 ·7H2O 370 7400 7.4g 5.KH2PO4 170 3400 3.4g 将1、2、4、5称好放入烧杯分别溶解混合,将3最后混合,再定容到1L,放入试剂瓶贴标签,备用 500mL 甲 1、2、4、5 500mL 乙 3 + 定容 贴标签 1L MS I X20 2013.9.26 HXH 注: Ca2+和S042-混合后易沉淀。 第3章 培养基及其配制 讲授:白凤麟 2013.09.26 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的配制 本章主要内容 ◆培养基形态不同: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培养过程不同: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 ◆其作用不同: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营养水平不同: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的组成 植物体内至少含有几十种化学元素,其中大部分元素在植物体内起到一定的生理作用: a、组成各种化合物,参与机体的建造,成为结构物质; b、构成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质,参与活跃的新陈代谢; c、元素之间相互协调,以维持离子浓度平衡、胶体稳 定、电荷平衡等点化学方面的作用; d、发育方面,特定的元素影响植物的形态发生和组织、 器官建成。 其它添加物 固化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营养成分 无机营养成分 培养基组成 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 基本培养基 Arnon和Stout(1939)提出的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3个标准 A、缺乏该元素,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B、缺乏该元素,就表现为专一的病症,且这种缺素症可以用补充该元素来预防和恢复。 C、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进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17)种: C、H、O、N、P、K、Ca、Mg、S、Fe、B、Mn、Cu、Zn、Mo、Cl、(Ni) 在植物中含量差别很大,同一元素在植物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含量也不同。 根据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把这些元素分为 ※大量营养元素:占干物质重量的0.1%以上; C、H、O、N、P、K、Ca、Mg、S 9种 ※微量营养元素:占干物质重量的0.1%以下 有的只含0.1mg/kg Fe、B、Mn、Cu、Zn、Mo、Cl 7种 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协会的建议: 所需浓度 0.5mmol/L的元素为大量元素 所需浓度 0.5mmol/L的元素为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 N是蛋白质、酶、叶绿素、维生素、核酸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