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题第十章沟通与批判.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告主题第十章沟通与批判

溝通與批判---哈伯馬斯的社會溝通理論探微 前言 哈伯馬斯的社會理論主要係針對高度工業化的社會,因此他不但把人類社會存在的勞動向度與互動向度嚴予劃分,而且特別關注互動的向度。他的社會溝通理論就是對此一向度的一個溝通行動的理論,企圖從人類最基本的社會行動---溝通行動之中,找尋一個廣泛的理性基礎,一方面作為社會批判理論的非任意定奪的根據;另一方面作為邁向理性社會的指引。 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亦即工具理性高度發展的社會),只有在溝通理性化獲致相應之發展,工具理性才得以「超渡」,亦即才不會墮落為一種毀滅的非理性力量。 哈伯馬斯的行動論架構 哈氏認為韋伯雖然有兩種的理性概念,即價值理性與目的理性,但仍係以目的理性當作參考點,來判斷四種行動之理性程度。哈氏嘗將韋伯行動論表列如下:從下表可以看出,韋伯認為「目的理性的行動」最為理性。 行動類型 (依理性程度之高下排列) 主觀意念所涵蓋的要素 手段 目的 價值 後果 目的理性的行動 + + + + 價值理性的行動 + + + - 情感性的行動 + + - - 傳統性的行動 + - - - 哈伯馬斯針對韋伯的行動論,提出了他自已的架構,且表列如下: 行動取向 行動情境 取向於成功 取向於獲致了解 非社會的 工具性行動 社會的 策略性行動 溝通行動 哈伯馬斯認為從社會學的顴點而言,應該以溝通行動作為分析的起點,而不是目的理性的行動。「在社會生活中,協調行動的必要性產生了對於溝通的某種需要,因此為了滿足需求的目的而要有效地協調行動,就必須溝通。」 普遍語言學 哈伯馬斯認為語用學和語法學、語文學一樣,可以作形式的分析以建立一套普遍性的語用規則。所以這套形式語用學,也稱之為「普遍語用學」。他首先仿照語法學者瓊斯基的「語言能力」的概念,創立了「溝通能力」( 或「語用能力」)的概念,然後藉用英美學者所建立的「言辭行動的理論」來發展他的普遍語用學。 溝通能力 哈伯馬斯的溝通能力的觀念,係從批評、修正瓊斯基的語言能力的觀念而得的。 瓊氏區分語言為語言能力與語言行為,而「語言能力」是理想的說話者,基於與生俱來的語言資具,而掌握一套語言衍生規則的能力;「語言行為」則是在各種條件(如記憶、注意、與錯誤等)的限制底下,實際運用這套語言規則的行為。 根據瓊氏的理論,實際的語言行為因而可以視為與生俱來的語言能力與外在條件的限制交互作用的結果,亦即可從二者推衍而得。因此「語言行為」的研究只是瓊氏所謂之「語言能力」研究的副產品而已。 但哈伯馬斯則認為語言之使用,並不完全為瓊氏所謂的「語言能力」與各種限制性的經驗條所決定。語言的使用本身也同樣有它的衍生規則,根據這種規則可以適當地應用某句話於特定的溝通情境。這套規則並不是瓊氏所探討的文法規則,而是語用規則。前者決定某一語句合不合乎文法,後者則決定在某一語言情境中,講某一句話適不適當,別人能否接受,說話者掌握語用規則的能力可以稱之為語用能力或溝通能力。 因此,哈氏「溝通能力」的概念主要在於顯示:合乎文法之語句的形成固然有其一定的規則可循(包括語法的、語義的、及語音的);而在溝通情境中,選用適當的語句也同樣有它自已的一套規則。哈氏溝通能力的理論就是在探尋這種普遍的語用規則。因此,他稱他的溝通能力的理論為「普遍語用學」。 普遍語用學的界說 在傳統語言學中有「語言」與「說話」之分。語言是一種結構,而說話則是一種過程。語言包括一套文法規則,根據此規則能夠衍生出所有合乎文法的語句,說話則是運用合乎文法的語句在溝通的過程之中。說話者必須能使用語句,並能了解、反應他人的言語。 哈伯馬斯認為說話和語言一樣,都可以作形式分析,以重建其各別之規則體系。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句」,而說話的基本單位則是言辭行動。 因此普遍語用學的目的在於重建溝通行動之一般性的預設及規則,以顯示說話者的溝通能力。換言之,就是重建一套衍生的規則體系,說話者必須能掌握此規則體系,方能於言談之間適當地使用語句,因而獲致成功的溝通。 為了更確切地了解普遍語用學的意義與範圍,我們有必要將它加以定位。語言學的研究依抽象層次可分為四層,表列如下: 理論(層次) 能力 對象界域 社會語言學 (經驗語用學) 語用能力 特定之社會文化脈絡中的言辭行動 普通語用學 (形式語用學) 溝通能力 不屬於任何特定之社會文化脈絡中的言辭行動 三、語言學 文法能力 語言表式(語句) 四、邏輯 邏輯能力 命題(真假值) 普遍語用學,不管特定之社會文化脈絡,只關注言辭行動的一般條件。因此,我們可以說普遍語用學是溝通能力的理論。它的目標是重建一套在言辭行動中使用語句的規則體系,所以也稱之為形式語用學。 言辭行動 語言溝通或言辭的基本並不是語句,而是將語句應用於特定之言辭情境,亦即言辭行動。標準的、或完整的言辭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