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弓形虫病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弓形虫病 概述 弓形虫又名弓形体、弓浆虫、毒浆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原虫。 弓形虫病由刚第弓形虫引起。 1908年发现于鼠和兔体内。 我国50年代,于恩庶在福建发现本病的病原体。 1977年“猪无名高热”是由本病原引起。 该病人畜共患,据国外报道,人群平均感染率约25%-50%。 猪暴发弓形虫病时,死亡率高达60%以上。 孕妇感染弓形虫,则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致畸,流产或早产。 弓形虫是一个主要的机会性致病因素。据报道6%-10%的艾滋病病人并发弓形虫病,而艾滋病病人所患脑炎中有50%是由弓形虫所引起。 1、本病病原是龚地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人也可感染,且致病性严重。 2、弓形虫在其整个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且在发育过程中分为5种形态类型。 3、猫是终末宿主,中间宿主有200多种。 4、五个发育型分别为滋养体,包囊——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卵囊——出现在终末宿主体内。 包囊:或称组织囊、缓殖子,见于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和视网膜等处。囊呈卵圆形,有较厚的囊壁。 是弓形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最终形式,可存在数月至终生。 1、中间宿主食入感染性卵囊、滋养体或包囊而感染。 2、在肠内发育,进入全身组织器官继续发育、繁殖,形成包囊或包囊破裂释放出缓殖子进入血流,继续繁殖。 3、猫吞食卵囊、滋养体或包囊,在小肠内繁殖,形成卵囊,排到外界,发育成感染性卵囊。 4、受感染的猫,一天可排出卵囊1000万个,可持续10-20天。 5、流行原因: ①弓形虫的多个生活周期都具有感染性。 ②中间宿主广泛。 ③可在中间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及之间宿主与终末宿主之间交叉传播。 ④包囊可长期生存在中间宿主组织内。 ⑤卵囊排出量大,且对环境抵抗力强。 猪的症状 猪:症状最严重,危害最大,新疫区可引起大批死亡。 急性病例潜伏期3~7天,高热稽留,体温上升达40~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便秘或腹泻。 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呕吐。 体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显著。 皮肤出现紫红色瘀血斑块,尤见于下肢、耳、鼻、尾等部位,甚至大面积发绀。 侵害脑则有神经症状——极度兴奋或有转圈运动,最后昏迷死亡。病程数天至半月。 怀孕母猪感染后经胎盘侵害胎儿则引起流产、死胎或胎儿畸形。 亚急性病例潜伏期10~14天或更长,症状似急性病例,但较轻,病程亦缓慢。 慢性病例临床上常不易察觉。亦有隐性感染和病愈后的带虫者,特别老疫区较明显。 鸡:主要为神经症状,以麻痹、瘫痪多见。 兔:主要是高热、厌食、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 狗:主要以发热、腹泻、运动失调、呼吸困难和肺炎为常见。 猫:抑郁、厌食、嗜睡、高热、消瘦、黄疸、眼炎、呼吸困难和肺炎,甚至突然死亡,其中以肺炎常见。孕猫则死产或流产。 人:先天性弓形虫病经胎盘传播的,母体原虫血症的时候传播给胎儿,在怀孕期间获得感染者,约有50%的胎儿得到先天性感染,常见脑积水,小脑畸形,脑钙化灶,精神障碍等。 后天感染主要为淋巴结炎和脑炎及发热、皮肤丘疹等,重者可致死。深部颈淋巴结炎,伴以发热、不适、疲劳、肌肉痛及咽痛和头痛等。脑炎则头痛,定向力障碍,嗜睡,轻偏瘫,反射异常,惊厥或昏迷。 病理变化 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有灰黄色出血点和坏死灶(图14) 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图15) 肝肿大、有点状出血和灰白色坏死灶(图16) 肾脏和脾脏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 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图17) 肺充血、间质水肿、表面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 包囊型弓形虫引起死胎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剖检+磺胺药有效而抗生素无效等可作出诊断,确诊需查病原: 1.直接镜检:取肺、肝、淋巴结做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检查,如有月牙型虫体,核为红色,胞浆为蓝色、可确诊为弓形虫病。 2.动物接种:取肺、肝、淋巴结研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加双抗后置室温下1h,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每只接种0.5~1mL。经1~3周小鼠发病时,可在肺、肝、腹水中查到虫体,即可确诊。 3. 血清学诊断常用间接血凝试验。血清凝集效价大于1:64时判为阳性。 4、鉴别诊断:与猪瘟鉴别。 治疗:磺胺类药物有良效。 1.磺胺嘧啶(SD)70mg/kg+甲氧苄胺嘧啶(TMP)14mg/kg,P.O. or肌内注射,2次/天,连3~5天,首次量加倍。 2.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5~1ml/kg,肌内注射,2次/天,连3~4天,首次加倍。 3.磺胺6甲氧嘧啶(制菌磺,SMM,Ds-36) 4.磺胺甲氧嗪(长效磺胺,SMP) 60~70mg/kg, 5.磺胺甲基嘧啶(SM1) 6.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60~70mg/kg, P.O.or肌内注射, 2 次/天,连用3~4天,首次量加倍。 处理:肉尸经-15℃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