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后裔与“改土归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郎后裔与“改土归流”.doc

夜郎后裔与“改土归流”   古夜郎国的兴衰   如同许多文明古国一样,夜郎王的诞生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有一女子在江边洗衣服,有三节大竹筒流入足间,听到竹筏内有婴儿哭声,便拉住竹筏,将婴儿抱回养育。若干年后,其子长大成才,能文能武,聪明善良,建立了夜郎国,自立为王,以竹为姓。(见《华阳国志》记载)   在汉文献中,夜郎之名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此后《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等皆有记载。这里的“西南夷”,是汉代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而民族文献关于夜郎族属的记载则有:鳖部夜郎、苗部夜郎、彝部夜郎、越部夜郎等,且每个部群又由多个民族,几个或十几个成员国组成,所属地域范围之广,涉及今天贵州全省及周边诸省等近百个县域。   “夜郎最大”的大夜郎国,究竟有多大?从汉文献、方志记载及考古资料的印证,夜郎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贵州全省,地跨滇东、川西南、渝南、湘西、桂西北等地。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那里的人们过着“椎髻,耕田,有邑聚”的农业定居生活。   战国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楚顷襄王派将军庄蹻向西南进军,从楚国的郢都(荆州纪南城)出发,溯沅水而上,到达且兰国(今贵州都匀、福泉、黄平、贵定等一带),进攻夜郎国。   春秋时,夜郎是古牂牁国国邑旁小国,到了春秋末年牂牁国衰裂,夜郎壮大为强国,取代了牂牁国的地位,成为西南民族地区霸主。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唐蒙出使南越时,了解到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个夜郎国,有精兵10余万,境内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便上书朝廷“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汉武帝采纳了唐蒙的建议,任其为郎中将,率兵千人,带一万民夫携大量礼物、粮草等辎重,浩浩荡荡,转由巴符关南下(今四川合江),终于到了夜郎国见到夜郎王多同,唐蒙向多同表示友好诚意,宣扬汉朝的强盛,并希望在夜郎设置郡县,任其子为县令。多同从中看到了夜郎的希望,便同意在夜郎地区设置犍为郡,派兵协助朝廷征讨南越。   此后,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夜郎王多同入朝,被汉王朝封为夜郎侯,并将夜郎国划入汉朝版图。当时西南夷的百余君长,唯独夜郎和滇的君长得到汉朝授予的王印。   多同时代的夜郎国,也许是夜郎作为西南首屈一指的大国,声名远播。汉王朝对夜郎心存戒忌,借故杀了夜郎王多同。   多同被杀后,汉王朝牂牁郡太守吴霸为安抚夜郎后人,报请汉王朝,封夜郎王多同第三子兴为侯。   公元前28至25年,夜郎王兴举兵攻邻国句町(云南省东南部)、漏卧(云南省东部)。朝廷派遣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和解,兴不领情,牂牁郡太守陈立闻讯大怒,设计诛杀了兴。此后,夜郎余部叛乱,又被牂牁太守陈立与都尉万年残酷镇压,从此夜郎国一蹶不振,逐渐走向溃灭。兴起于战国、历秦至汉存在约300年的夜郎国,退出了历史舞台,夜郎故地便进入了“后夜郎时代”。   之后,即便在中原丧乱,南北长期分裂,政权更迭不休,中原王朝无力顾及边远的贵州时,夜郎族群隐藏于贵州重峦叠嶂的深山。在晋、唐、宋等历朝,也以夜郎酋长、寨主之名,短暂内附王朝,实质仍是自立为王。直到元朝,夜郎后裔其中的一支——金竹夜郎,又重现于史籍,以金竹寨主身份成为元朝实施土司制度后的金筑安抚司。   “夜郎后裔”再现“江湖”   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南方民族地区,创造推行了最早的“民族自治”——延续600余年的土司制。   据《贵阳府志》、《中国土司制度》载:“金筑金氏,自谓夜郎竹王之胄也。竹王既灭,吴霸表封其三子为侯,以慰夷濮,其一为金竹侯,世守其土,久之以金为氏。”而竹与筑谐音,元金竹府知府马麟将“竹”改为“筑”,明代文献多为“筑”。   金竹土司也许考虑到元朝统治者也是少数民族,对西南少数民族又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所以不再担心遭受中原的压制,于是自称“夜郎后裔”再现“江湖”。   据《元史·本纪》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金竹寨主埽闾等以所部百二十五寨内附。二十六年(1289),改金竹寨为金竹府(今贵阳花溪金竹镇)。次年置金竹府长官。夜郎王后裔埽闾,归顺元王朝后,先被封为金竹府知府。至元三十年 (1293),金竹府知府马麟入朝进贡,朝廷委蛮夷官世代承袭,马麟回来后改金竹为金筑。朝廷后来又将金筑府升为金筑安抚使司。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承袭元朝的土司制。洪武五年(1372),元朝的金筑安抚司密定来南京朝贡献马匹,朱元璋下诏赐给密定文绮三匹,设置金筑长官司,官阶六品,归四川行省统管,任命密定为长官司,准予世袭。洪武十年(1377),升金筑长官司为金筑安抚司,仍以密定为金筑安抚使,准予世袭。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诏书慰劳密定:西南各部虽归顺朝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