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协会 百姓得实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部+协会 百姓得实惠.doc

支部+协会 百姓得实惠   乡村客运站里人来人往,公交车十分钟一班载满了出村的人;家庭农场里,工人们有的在培育有机蔬菜,有的在捉虫,有的在观察蔬菜的长势;宽阔而平整的一条条道路可以到达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是刚刚收割过的稻子秆……走进双流县金桥镇鲢鱼社区,记者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贫穷到富裕,从矛盾不断到和谐稳定,现在的鲢鱼社区远近闻名。村民们都说,这一切得益于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作用。   曾贫穷落后 种种难题摆在面前   “农村、农业、农民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这是鲢鱼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剑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对于农村的问题,他感触颇深。2007年上任之初,干群关系尖锐、经常有上访闹事的现象,以前的现象让刘剑不忍回顾。   路不好,出行难;村民穷,房子不好改造,很多人家娶不到媳妇;村民眼光局限在村子里,发展缓慢……种种难题摆在刘剑面前。   “发展不好,干群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通知到户的事情,有些人不执行;种的东西因为路不好运不出去,百姓肯定有意见。这样子干群关系咋可能好嘛!”刘剑说,教育、医疗社保、致富一系列问题,导致村干部得不到百姓的信任,“你不能带领大家致富,你在百姓心中就没有地位。”   而改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   带头发展 党员干部是先锋模范   贫穷落后是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鲢鱼社区党支部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农民看结果,不看过程,他们的包里是否有钱能检验支部战斗力。”这是刘剑总结出的经验。   党支部开始积极探索,从干部问题着手,从组建强有力的班子开始,凡是想让群众参与的事领导干部先试验,凡是让老百姓干的事情干部先干。   他们还积极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即:什么样的人起什么样的作用。如根据特长把党员分类:有的人喜欢锻炼身体,就组织大家经常锻炼;年轻人有技术,就在建筑、家装等方面带领大家致富;老年人治村理念丰富,就经常为社区的建设建言献策。   “干部都是来自群众,理应回到群众,拉近干群关系。”刘剑和他的同事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新班子上任半个月,走访全村1080户,“让百姓说心里话”是新班子的目标。经过挨家挨户的走访,和百姓拉家常,深入了解百姓需求,刘剑和同事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现在农村出去打工的多,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而土地撂荒严重,看起来让人心疼。他们随后开始思索,如何能让村里的人过上好日子,又能充分利用土地?从改变基础设施开始,发展产业,这是他们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   2008年,乡村客运站一元通公交开通,9台大巴车从鲢鱼社区开往华通工业园区,途径数个村子,15分钟一班。   在随后的一年里,家家通自来水、每块农田都整修了水利设施、引进家庭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农民的腰包开始鼓起来,巨大的改变让村民们对新班子充满了更多的期待,而新班子的富民大计才刚刚开始。“农村干部得罪人很正常,不怕百姓不理解,怕百姓不参与;不怕百姓骂你、戳你主心骨,怕百姓不骂你。”刘剑说他们工作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不被理解的情况,但是“给百姓做实际的事,公开公正公平处理问题,百姓就会信任你”的体会也让刘剑更有了工作的动力。   干群一条心 闯出致富路   “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优质粮油基地,我是听朋友们说起这里空气好水好土壤好,吃的米健康,专门骑电瓶车过来买米的。”今年72岁的李焕荣是双流县城的退休职工,专程骑电瓶车来买米。   这是记者到鲢鱼社区粮油基地采访时遇见的一幕,而粮油基地的神奇不仅在于此。   长期以来,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多位村民都表示“田里的收入最多只占10%”,这就造成农村大部分良田荒芜,还出现了在农田里栽树、盖房的行为,村社干部看到这种情况很痛心,下决心改变。   2009年5月,社区引进久天家庭农场。农场按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以“社区支持农业”的销售模式直接将安全的农场自产蔬菜配送至成都市,完全屏蔽传统蔬菜销售的中间环节。这既保证了蔬菜的安全,又为社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让鲢鱼社区名声远扬。   四季青家庭农场,主要培育各种有机蔬菜。车间里,麻子豆苗、豌豆芽、春尖芽、花生芽等都在工人们的手里变得干净又整齐,他们正在做蔬菜打包的工作。陈大姐今年42岁,负责包装、对外配送,她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后,便到此处打工。“2亩土地按 800斤大米的市场价出租,打工每月2000多,现在工作轻松,不晒太阳,且月月都有收入,照顾家庭、挣钱两不误。”陈大姐笑嘻嘻地说,土地流转出去后,她家每年的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   2012年3月,鲢鱼社区党支部结合当地实际,组建了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并将生产的产品注册为“蜀西翰林”。原本单打独斗的粮油种植,从那以后全社区参与,有钱一起挣。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家庭经营”的组织形式,合作社在党支部的领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