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莱斯纳:我随时准备着离场.doc
普莱斯纳:我随时准备着离场
兹比涅夫·普莱斯纳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剧照 《十诫》剧照 《十诫》剧照
兹比涅夫·普莱斯纳(Zbigniew Preisner)今年58岁了。他个子高大,满脸胡茬儿,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10岁。当年,他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创作出为他们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品《十诫》时,后者差不多也是48岁。如今回想,那段时间好像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花一瞬,9年里他们一共合作了17部电影,最经典的《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蓝白红》三部曲集中在后5年里以惊人的速率接连问世,每一部都令人击节。然而,基氏的骤然谢世将这华丽绚烂的高潮生生叫停。“如今是再也不可能了。”普莱斯纳说,“就算有高科技,这种创作密度也是难以想象的事。”
“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个名字像是普莱斯纳人生的分界点。他26岁遇上基耶斯洛夫斯基,之前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在20世纪80年代波兰克拉科夫的地下艺术圈里厮混,日日饮酒,听诗人念诗,看画家作画,他自己则在喝酒间隙给克拉科夫当地的剧院写节目配乐。“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周围这些人也都很年轻,他们中间不少人后来都成了波兰非常有名的艺术家。”普莱斯纳说,“完全是运气,我认识了基耶斯洛夫斯基,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巧合,甚至可以说巧合太多,或许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意外。”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与普莱斯纳相识前,基耶斯洛夫斯基就一直在为自己的电影寻找一位能够谱写交响乐的配乐师。众所周知,基氏本人对音乐并不精通,他在回忆录中坦承自己“对音乐一无所知”。“这么说吧,他基本上就不会唱歌,他唱《铃儿响叮当》的时候,听起来就跟《平安夜》差不多。”普莱斯纳说,“但是他懂得音乐在一部电影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他不需要懂具体的音乐语言,也能和作曲家很好地交流。”
1981年,因为与一个年轻波兰导演合作了电影《天气预报》(The Weather Forecast),普莱斯纳第一次有机会尝试为电影配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基耶斯洛夫斯基当时正好是这个导演所在的工作室的艺术总监。”普莱斯纳说。尽管只是处女作,这段配乐已经显示了后来普莱斯纳风格的一些典型特征:节奏从容,旋律优美,注重停顿,饱含情感,配器主要是竖笛和钢琴,和弦低沉。正是这段音乐让基耶斯洛夫斯基注意到了普莱斯纳。“那个时候波兰处于戒严期,没有电话可用,有人从华沙捎来口信,说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要见我。”
两人在华沙一个名叫“莲花”(波兰语为“Lotos”)的肮脏小酒吧里见了第一面。从历史照片上看,这间酒吧门脸窄小,与店名同样醒目的是一幅“可口可乐”的广告,外表看起来甚至有些庸俗,却是“当地艺术家们的私密聚集地”。根据普莱斯纳的回忆,坐定后,基耶斯洛夫斯基一边啜吸自己的伏特加,一边对他絮絮叨叨。“他说,我知道你是从克拉科夫来的,你们那边艺术圈的人从来都不守时,他说他的电影叫《永无止尽》(No End),是他戒严期拍的第一部故事片,希望我一定要好好努力,讲了有半个小时之久。我实在忍不住了,告诉他说:‘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别担心,比这部电影更重要的项目我都搞砸过。’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对我唠叨过要守时,或者工作应该怎么做之类的话,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
在普莱斯纳之前,基耶斯洛夫斯基也和其他电影配乐师合作过,但唯有与普莱斯纳保持了之后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在《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之前,普莱斯纳还只是根据剧本来配乐。“我还记得《永无止尽》开头的台词:‘我三天前死了。我离开家,坐进汽车。我点燃了一支烟。天气好极了。’语言组织得如此惊人,以致音乐已经被框定了,没有什么多余的创作空间。”
到了《十诫》,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普莱斯纳更加放心,以至于大胆决定使用10个不同的摄影师来拍每一部片子,其主题和人物都各不相同,让普莱斯纳用配乐来实现10部片子的整体统一感,主题音乐的长度只有13秒,以此基础进行变奏。“任务很困难,但我有这个雄心。”普莱斯纳说。
拍《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干脆在剧本还没有定稿时就让普莱斯纳过目,因为他发现普莱斯纳“有兴趣同电影一起开始进行创作,而不是等看完电影成品之后再考虑如何用音乐体现”。
就这样,女主角波兰的维罗尼卡唱的那首动人的咏叹调诞生了,歌词来自但丁《神曲·天堂篇》中“迈向天堂之歌”的第二首歌。普莱斯纳这样回忆当时的创作:“基耶斯洛夫斯基给我看了拍摄脚本,问我感想,我说:‘怎么了?’他指着其中一句台词提示:‘维罗尼卡唱了一首优美的歌。’我说:‘挺好,她唱的什么呢?’基耶斯洛夫斯基回答不知道。‘那你知道什么呢?’‘我知道是一首很美的歌,观众一下子就知道维罗尼卡是个天才。’我在家里辗转反侧了好几天,乱翻了好些书,写了一些当时没用上的旋律,直到有一天突然想到了但丁。我选了一些歌词片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