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离失所的“另一个人”.doc
流离失所的“另一个人”
马洛伊 雅歌塔
“在我的生活中,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假如许多年后我们回忆过去,查寻某个对自己命运意义重大、不可逆转的瞬间,某次影响到我们日后生活的‘亲历’或‘意外’,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甚至连蛛丝马迹都没有;没有什么‘悲剧’,只有一个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刻,决定你是否留在家里?是否留在一个个在更大更宽泛的辐射圈内扩大了的、改头换面的‘家’里?是否留在‘阶级’、世界观、种族里?当你只身上路,知道自己从现在开始将永远孤独,你是自由的,但你是所有人的猎物,只有你才能够救助自己……”
这是我正翻译的匈牙利作家马洛伊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市民的自白》中的一段话。小说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作者只有30岁,但预见了自己的后60年,预见了包括索尔仁尼琴、纳博科夫、布罗茨基、米沃什、昆德拉、史沃克莱茨基、卡达莱、贡布罗维奇、马内阿、温茨洛瓦、埃里亚德、齐奥朗和赫塔·米勒等在内的一大批东欧作家共同的命运,准确地说,是共同的选择。 从“叛国者”到“爱国者”
1900年,马洛伊出生在奥匈帝国时代一个匈牙利的中产市民家庭,从小就有反叛意识,追求精神自由,蔑视世俗物欲,21岁的他,是译介卡夫卡作品的第一人。30年代已经成名的马洛伊在文章里承认:“我从来没有模仿过卡夫卡,但我现在已经知道,他的有些文字、有些立题和视角、有些观点照亮了我内心昏暗的地方……”
对阶级、传统、规范、世俗的反叛,成为他早期作品的主题。1933年,在柏林任驻外记者的马洛伊目睹希特勒登上权力巅峰,写下著名反法西斯报道《体育法衣下的弥撒》,对纳粹登台表示担忧。1948年,在国家政治、文化面临巨大转折的关口,马洛伊决定自我放逐。逃亡是他所选择的个体反抗形式。他在瑞士、意大利和美国漂泊,其作品和名字在匈牙利文坛消失近40年。
1989年2月,老人在美国圣地亚哥家中开枪自杀,骨灰撒在了太平洋。掐指算算,89个春秋,马洛伊始终在不断地逃亡,逃离家族,逃离家乡,逃离祖国,逃离欧陆,逃离世界……最后那枚子弹,也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
马洛伊死后数年,他的作品才被法国人“发现”,第一次译成外语,之后被陆续译成多种语言,人们将他跟茨威格、塞缪、托马斯·曼相提并论。我很幸运,能成为他的“中国声音”。有朋友问我:“你以前不是说你只翻译在世活作家的作品吗?我说:“马洛伊没死,他只是逃离了人间。”
现在,不管你走进布达佩斯的哪家书店,都会发现有一个专架只陈列马洛伊的书,他的作品被改编成话剧,被拍成电影,由名演员朗读做成CD,文坛还设立了“马洛伊文学奖”。1990年,匈牙利政府破例将国家最高奖——“科舒特奖”追授给马洛伊,这是该奖第一次颁发给死者,“叛国者”变成了“爱国者”,这样的故事在东欧文坛实在太多了。
萨义德给“流亡”下过一个定义:“流亡是建立在祖国的存在、对祖国的热爱和真正联系上的:流亡的普遍真理不是一个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爱。每次流亡都包含着并不期望的、不甘心情愿的失落。”在中国读者熟悉的东欧作家里,《恶童日记》的作者雅歌塔就是一位带着爱国心流亡并客死他乡的“叛国者”。
1956年晚秋,21岁的雅歌塔怀抱四个月的婴儿,背着一大叠稿纸,跟着被通缉的丈夫一起偷越匈-奥边境,后来以难民身份移居瑞士。在瑞士,雅歌塔先做了纺织女工,又在一家瑞士表厂当装配员,精神上极度孤单,在她认识的匈牙利难民里,就有四位抑郁自杀。后来,雅歌塔又经历了婚姻危机,改嫁给一位瑞士人,他们的孩子只讲法语,使她彻底丧失了母语环境。跟昆德拉一样,他不想做“单一语言的囚徒”,开始学习法语。
四年前,《恶童日记》简体版问世,出版社编辑托我跟雅歌塔做一次电话采访,当时她躺在病床上。采访进行得很困难,由于她患有自闭症,精神容易紧张,与人交流困难,加上严重的面神经痛,电话里经常语不成句。谈到为什么用那么精简的外语写作?她说除了自己法语差外,还因为对自己过于华丽、繁复、情绪化的诗歌感到厌倦,“想用更冷淡、客观的手法写作”。雅歌塔的法语写作是从模仿12岁儿子写作业开始的,此后,她都保留了孩子式语言的简单和冷淡。
跟用“双语写作”策略的昆德拉相比,雅歌塔的放弃更彻底,最终磨砺出一种精简冷峻、刻板无情、绝无赘语、内涵浓稠的文字风格,即使在法语文学中也独树一帜。不过,不管用什么语写作,她的故事和情感都是匈牙利的,难怪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称雅歌塔用来写作的“瑞士法语”是“对匈牙利的纪念”。
雅歌塔比马洛伊幸运些,2007年,71岁的女作家重返故乡,作品陆续被译成母语,重获匈牙利国籍,并活着获得科舒特奖。
“流亡也不是那么坏……”电话里,雅歌塔突然冒出这么一句,然后如数家珍地说起自己的病:“我年轻时从来不哭,倒是现在容易哭了,精神变得脆弱了,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力发电原理与设备(图文)课件.ppt VIP
- 水电站运行与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2.4 指数与指数函数(举一反三讲义)(全国)(解析版).pdf VIP
- 医学装备部工作制度.docx VIP
- 2023年新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新人教版)第11讲 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师版).docx VIP
- 学堂在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黑布林阅读初三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文版.pdf
- 2026届绵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答案.doc VIP
- 黑布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文翻译.docx VIP
- 《神经网络模型》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