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

回顾 新闻调查档案 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 ——以上海和兰州为例 一、研究目的 自1978年中国(大陆,下同)启动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播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起到了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般预想,在这一态势下,无论东部、西部地区,抑或各区域内部,传播媒介设施(硬件)均得到相当普及,为大多数人所享用,从而明显缩小了地区、阶层、个人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由媒介机构传播的各种内容即信息,亦相应地大量流通、被广泛知晓,从而使信息接受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有所消减。 然而,根据美国传播学者蒂契纳等(1970)提出的“知(含“知识”、“知晓”两层意思)沟”理论假设,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一种“马太效应”,即差距并非无条件地消失,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观察到在信息传播方面“贫者更贫、富者更富”即所谓“知沟”现象。我们要探索的是,这一假设对中国是否适用?如是,原因何在?又如何克服? 为此,我们于2001年12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分别对上海(代表东部)、兰州(代表西部)各400名受访者进行实地(入户)调查,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处理、分析后,形成了若干初步结论。 二、主要发现 1.媒介设施和媒介接触状况 从上海、兰州两地的媒介设施(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介接触行为)看,确如预料的那样,皆十分普及。但超出我们想象的是,两地的差距竟已缩小到近乎于无的程度。 以传统媒介为例,如表1所示,上海和兰州的媒介接触状况非常相似。无论“读报纸”、“看电视”的比率,均接近或超过了90%;“读杂志”、“读书籍”的比率,也都达到75%以上,而且从“经常”接触的比率看,兰州竟高于上海;如此,上海明显高于兰州的指标,就只有“听广播”一项。 表 1:上海、兰州市民接触传统媒介的比率(%)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就连最新潮的互联网,两地的接触率(按每周接触一次以上的样本计算)也相差不多(上海22%、兰州18%)。但需要指出,在“网民”中,两地“经常”和“不经常”上网的比率,尚可见一些差距,大致为:上海1:2(7.5%、14.3%);兰州1:3(4.2%、13.5%)。很明显,前者的“热心网民”多于后者。 2.受众接受信息的姿态和特征 上述两地的趋同走势,并不限于媒介的普及过程,而同时见之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姿态,包括动机、取向、需求、趣味等。 以报纸、电视为例(参见表2)——无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的接触率,兰州都只略低于上海;与此不无关联,双方消费“电视剧”、“电影”的比率,也大同小异。换言之,上海和兰州虽远隔千里,但两地受众对于各种信息的偏好特征,却相当一致(即趋于均衡)。 另有一项指标,即“看电视的动机”,进一步印证了这一事态。在人们接触媒介内容的各种取向中,首选(可多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愉悦身心”的比率(%),上海和兰州分别为:64.8/60.0;51.0/47.0;49.5/44.5。由此可见,两地只是在强度上略有差别,而排序完全一样。 曾有许多研究发现,新闻接触的频度与个人现代性的增长显著相关(如陈崇山等,1997),据此可以推论,这意味着西部在观念上的进步。 表 2:上海、兰州市民接触媒介新闻及娱乐内容的比率(%) 3.两地间的“知沟”现象 在上述条件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是,上海和兰州市民之间的“知沟”——即在信息(特别是有关科学技术、公共事务内容)的知晓、知识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对两地受众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事实正是如此。 我们选取了当时国内外的四个重大、重要话题,即9·11(美国遇袭)事件、中国加入WTO、防治艾滋病、实施新《婚姻法》,进行测量。果然发现:上海和兰州市民之间的知晓状况,非常相似。如表3所示,“9·11事件”、“艾滋病”基本一致,而“WTO”、《婚姻法》略有差异、此消彼长。 表 3:上海、兰州市民对重大、重要新闻的知晓程度(%) 这里需要说明,知识水平的测定,可细分为“简单知识”与“深度知识”两种。前者指关于一个事件或人物的浅层认知,后者涉及事件或人物的关系、原因及更为广泛的背景。表3所举,只是“简单知识”的例证。事实上,我们为上述每一条重大、重要信息,都设计了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如“9·11事件”相关问题包括:世贸大厦、本·拉登、炭疽病、塔利班总部、阿富汗临时政府等方面的知识),最后综合计分。据此,就可以测量出每一位受访者对上述4条重大、重要信息的知晓度的总得分。为便于分析、比较,如表4所示,还可以把每一个受访者的得分都换算成0-1分形式(即以1分为满分)。 表 4:上海、兰州、北京市民关于“9·11事件”报道知晓度的得分(不同学历) 图 1:上海、兰州、北京“9·11事件”报道知晓度的得分(不同学历)曲线 结果如何?仍以“9·11事件”为例(参见表4),上海、兰州及为对照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