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的传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官的传承.doc

清官的传承   有人说,在众多曲艺形式中,川剧高腔的“一唱众和”最适宜用来表现清官。戏里的清官安贫乐道,有胆有识,正是四川官吏的现实写照。不但古代如是,及至近现代,一以贯之。   笔者生于1990年代,对清官虽未有太多观感,但也依稀从长辈的追忆里体味到这样的品格传承。   “草鞋县长”浓乡情   祖父的晚年生活,常在河边的老茶馆里度过,沏上一壶酽茶,点上叶子烟,听草台班子“打玩意”,便从当午捱到黄昏。世事无常,他说只有戏里的故事几十年来都未曾变过。   祖父的前半生,在抗战硝烟里度过,经历了抓壮丁、大轰炸,给国民党当过差,吃了太多的苦,也患上了孤僻的性格。直到八旬过后,他的情感似乎重又充盈,开始向儿孙们提及陈年旧事,还有那些远去的人物。祖父是西充人,讲起自己的乡党——康冻,眼里禁不住焕起一阵亮光。   “这个康冻啊,印象中最爱穿一身黄卡其旧军服,脚登麻耳草鞋,腰间绑皮带,别着盒子枪,肩上背着抗战建国斗笠,手里拿着文明棍,走起路来,稳健威风,我们就常跟在他身后学样。”   康冻出生在1906年,是个贫苦书生,后入黄埔五期,因他一向思想激进,毕业后被排斥不用,故而满怀忧愤,浪迹天涯。   卢沟桥炮响,康冻回乡。四川第十一行政区专员鲜英知其才,委任为南充县一区区长。康一上任即禁烟赌,抑豪强,除迷信,修公路,励农商,抗洪水,工作极勤奋。县人颂其政绩,鲜英亦赞其“严于律己,勤于治事,不避豪强,不拘私利,救灾恤民,有汉循吏之风”,后被任命为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县长。   1938年底,康冻偕夫人曾翠轩自成都步行赴新繁上任。两人均戎装草履,与历来新到县长骑马乘轿、前呼后拥大异。在县城南桥迎候的各界绅誉代表,竟迎面不识。祖父说,打那过后,“草鞋县长”的绰号就传开了。   康冻到新繁半月,即走遍了县属乡镇。每到一处,亲自鸣锣聚众,宣传抗战建国道理,阐述兴利除弊主张,慷慨激昂,使民众耳目一新。第一次下乡到了禾登场,乡长陈俊卿备上酒席,请乡绅作陪。康断然拒之,称:“抗战期间,一切从俭,不讲应酬。这饭,我不能吃!”说罢,带着卫兵到小摊上吃青菜饭去了。后到其他乡镇,乡镇长们再也不敢设宴招待。   新繁从来没有办过幼稚园,仅有一所初中又停办已久。康来后,一面恢复初中,一面创办幼稚园,并亲选房室宽敞、院落幽静的江西馆前殿为园址。但此处被驻军旅长李树华占为私宅,人们都说李有兵有枪,惹不起。康冻径直去找其交涉,要他让出前殿住后殿,让出前门走后门。李树华怒气冲冲:“我是驻军长官,谁能限制我住哪里?谁能规定我走哪门?大殿我不让。”康亦发怒说:“你是旅长,你只可以管你那一旅人。我是县长,地底下我都要管三尺深。我动用这里公房为民众办学,你同意我要办;你不同意,我亦要办!”   李树华考虑到他上有省里大员的支持,下有民众的拥护,只好怀恨让出大殿。   新繁劣绅对康冻怀恨在心,于1939年夏向省政府诬告康。省主席王攒绪屈从地方势力,决定调康去乐至。民众闻声齐集东湖公园,组织苦留团,去省府请愿。北京大学教授吴虞这时退隐在家,也亲到公园在请愿书上签名,并写上康是“民从其化”的好县长。几百名代表步行60里到省府,当着王攒绪的面,历陈康来县的半年政绩,声泪俱下。王甚感动,即答应民众要求。   1940年5月,康冻终被排挤,调任汶川。离县那天,李树华宣布全城戒严,大街上架着机枪,不准民众欢送,但仍有众多百姓不顾威胁,一直送他出境。   广西民族学院的王应常对康冻生平很有研究。他说,社会污浊,官场腐朽,康冻不可能呆太长。1942年冬,康冻又遭诬陷去职。回到家乡,康一心任教,不再做官。解放后,他得到时任川北行政公署负责人胡耀邦的关心照顾,于1969年病逝。   “邓青天”忍辱负重   父亲打小被送往泸州亲戚家寄养,在他的早年印象里,邓自力这个名字始终无法抹去。   父亲的样板戏唱得好,所幸这一口好嗓音,他很少被饿着,至今那些经典桥段他还张嘴能来。   “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哪怕虎豹豺狼。看你昏天黑地能多久,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唱着唱着,父亲忽然停了下来,“那时候,学校都不正常上课,我就整天跟着大人们批斗‘邓、崔、陈’。那些人喊累了,斗累了,就让我唱出样板戏,给几块糖吃。”   所谓的“邓、崔、陈反党集团”,分别是泸州地委第一书记邓自力、书记崔章、专员陈怀堂。早年间,他们因积极“纠左”,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3年自然灾害,泸州是重灾区,一度到了连老鼠也难捉到的地步。1958年底,邓自力提出用放假让农民回家吃饭的办法,变相解散公共食堂。到次年5月,该地75%以上的农村公共食堂都解散了。5月底,泸州地委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限令7天内把食堂恢复起来。但邓自力等地委官员采取了拖延政策,到7月初实际上只恢复了一半左右。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