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第3节焦距和截距的测量doc
§3-3焦距和截距的测量
焦距的概念及它的一般要求
焦距的概念
应用光学中提到的焦距是近轴区单色光,而实际上使用时是在血光照明下,充满全口径,所以存在单色象差和色差,因此,实用的焦平面是无限远物体,经透镜成象最清晰的,垂直光轴的平面,它 重点的距离为实用焦距。对于航测相机则有暗箱焦距( 距)的概念。
测量焦距主要应用的公式(间接测量)
牛顿公式:xx=ff(2)高斯公式:(3)正切公式:f=(4)横向放大率公式:
精度要求:
f=f(n、r、d)
一般观察、瞄准仪器:,双瞄体视仪器:
高精度测量仪器(航测相机):
使用仪器:
焦距仪:平行光管、读数显微镜,前置镜,透镜夹持器
经伟仪
注意事项:
各光学系统(平行光管、显微镜、前置镜等)的瞄准线与被测透镜的光轴基本重合。
平行光管的焦距被测透镜焦距的(2~5)倍
通过被测透镜的光束尽可能充满被测透镜的实际有效口径,观察系统也尽可能不切割被测透镜的成象光束
被测件应和使用状态相同的条件下测量
差D’d(d=2mm)采用消视差法,D’2mm,采用清晰度未能定焦。
为消除轴外象差的影响,平行光管分划板上刻有成对的一组刻线(又称波罗板),这些刻线对称于分划板中心,装配时使分划中心位于光轴上,最大刻线间隔小于有效视场。
§6-1放大率法
测量原理
w=w
tgw= tgw=
=
测量装置及方法
测量装置
焦距仪
C0D C0=
D—测微目镜读数值 C0—仪器常数
平行光管焦距f0=550mm 分划板:三组刻线y0=13.75、5.50、2.75(mm)
显微物镜放大倍率:、1x、5x
测微目镜螺距:0.25mm 螺杆式测微目镜
测微鼓轮分为100格,转一小格0.0025mm
实际读数为:0.01mm 倍率K=
2)测量方法
调各系统光轴基本重合
调测量显微镜,使清楚看清分划板上的象(清晰度 试清视差法),记录轨上刻度a1
读取D
计算f=C0D
显微镜看清透镜表面的象,记下导轨刻度a2
Sf=a2-a1
测量误差分析
f=C0D=
实际生产中,平行光管焦距f0不一定正好等于名义尺寸550mm,有时差±10mm,为保证表中C0,k是一起校的。
用一精密刻尺,长度为A,由显微镜直接读数为D’,则
D=A K
使K= 其相对中误差
取mm mm
则:
A k/k 0.5x 12 ±0.022% 1x 6 ±0.027% 5x 1.2 ±0.086% 此外:f0/f0=±0.1% D=±0.005 y0=±0.001
例:(1)f=1200mm =1x y=2.75 D=24
(2)f=5mm =5x y=13.75 D=2.5
解:(1)
(2)
可见:
截距测量误差:正透镜:(0.1-0.4)mm
负透镜 :(0.1- 1)mm
负透镜测量
对于负透镜测量时,显微镜工作距必须大于被测透镜焦距,用低倍显微物镜。
§6-2 精密测角法
测量原理
测量装置及方法
装置:测象仪式经纬仪
2)方法
将分划析放在被测物镜焦平面上
调整测象仪式望远镜,使其望远镜调焦看清被测物镜分划板,且刻线和被测物镜分划板重合(调结者)
转动测角仪式经纬仪,使之瞄准被测物镜分划板一条放慢线,记下角度读数a1,再转动测角仪式经纬仪使之瞄准中心刻线,或另一对称刻线,记下角度读数a0或a2
2w=a2-a1 w=a0-a1
计算 f=
3)误差分析
lgf=lgy-lgtgw
当w1°时,sin2w≈2w 则
例:2y=20mm =±0.001 σw=±1
2w=4251.8 w=2125.9=1285.9
解:f=1604.4mm
精度:
不适于测负透镜
§6-3 附加透镜法
原理
装置及方法
装置:平行光管, 口焦距的正透镜,前置镜
方法:1将正、负透镜构成一组 略望远系统,放在平行光管和前置镜中间,测出y
2将正、负透镜 掉,测yo
3计算
误差分析
例:前置镜放大倍率
平行光管f0=1200mm,玻罗板刻线30、12、6、3(mm)
前置镜测微目镜最小格值为0.0025mm
解:测得最宽对刻线,则y1=4.71mm y2=3.018mm,f正=220.2mm
设
精度和焦距仪(放大率法)一样:±0.3%
§6-4 附加 法
原理
装置及方法
装置:测微目镜、承物台、刻尺
方法:
被测物镜拧在显微镜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