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卧冰求鲤 王祥,晋朝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面,然后捕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孝 据统计, 《论语》中,孝出现19次;父出现25次;母出现10次 一、“孝”是什么? “孝”字是上下结构,“上有老,下有子”。“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孝”即是“做子女的,顺承父母”;同时“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强调孝顺的学派,认为孝顺是人性最自然的发展。 儒家亲孝观: (1·2)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 《孝经》卷一《开宗明义章》 拓展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 【注释】 (1)间:非难、批评、挑剔。 (2)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评析】一个人是不是孝,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父母兄长以及邻居说了算。见出孝在当时就是光荣模范的人物了。 二、孝顺要怎么做? 1、无违:不违背礼(合乎礼)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樊迟(2)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2、养亲:在物质生活上高度关怀和用心赡养、护理父母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4、安亲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5、终身敬孝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三、父母有过错怎么办? 关于孝的问题,孔子不主张愚孝 一天,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 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 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 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拿着大棒乱打,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永远无法摆脱。 这是“不逃”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 很显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说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该死的,就不能轻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三、父母有过错怎么办?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有过错时,要委婉地劝,阻绝不能盲目顺从,儒家不主张盲目的孝顺。 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变电设备检修工职业认证隔离开关主刀闸工作原理GW23B-126型隔离开关说明书.pdf VIP
- QB1696-1993啤酒麦芽附录A比重与浸出物含量对照表.pdf VIP
- 《先兆流产》课件.ppt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清洁设备操作及日常保养标准作业规程.doc VIP
- 2025年高中政治必修同步课时练 必修一 第一课 周练过关(一).pdf VIP
- 2025年中考备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书课后练习答案.docx VIP
- 班级卫生值日表模板.xlsx VIP
-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专项方案.doc VIP
- 学习2025《初中生自我介绍》专题课件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