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三 20年高考优秀作文
专题十三 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
1.(2015江苏,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提示] 这则材料语言简洁,层次鲜明。材料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构成了这则材料的两个层次。在审题立意上,我们可以从第一个层次入手,抓住材料中的“排比”,围绕“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来写,可以以其中任意一句为立意依据,可以使三者形成并列或递进关系,也可以综合来写。还可以抓住材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综合思辨。“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抓住“智慧”与“大自然”的相似性(共性),抓住“大自然”的景象去想象“智慧”的景象。如运用形象思维:智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经验,而这种能力和经验形成的景象就如同大自然的……景象。再如运用类比思维: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大自然的……景象,就如同智慧的……景象。但是,这类立意不可偏,我们的写作重点还应在“智慧的景象”,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联系现实,借助自己的学习或生活体验,有所想象和描写,表达自己对“智慧”的理解。如何审题立意,关键在于考生驾驭材料的能力和生活实际,如果从写作有深度、宽度或高度的角度思考,综合思辨似乎更好。
[例文]
智慧是一种境界
高粱成熟了,它在夕阳下悄悄羞红了脸;麦子成熟了,它在晚风中低下沉甸甸的头;莲藕成熟了,它静静地藏身在黑黑的淤泥里……智慧就像这多姿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一样,它是在四季风雨和岁月流转中历练出的能力和经验,也是一种无声的积淀和静默的奉献,它如自然一般自有其本身的景象。
智慧自有其姿态和表情。它不同于当代“达人”“赢家”“土豪”“暴发户”“贵族”的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生活中,也许它只是一种寂寞,平易、朴素而谦卑,甚至只是一种“真实”。
犹记得托尔斯泰在亚先基火车站望着拣煤渣的孩子流下眼泪,为了离开“老爷的王国”,他抛弃家庭和自己的庄园,这位以这次悲壮的“出走”而在历史上定格、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的良心”的老人,把毕生智慧都奉献给了他的农民兄弟。在他的作品里,有泥土的芬芳,白桦树早春绽放的叶蕾,农妇、孩子的歌与哭、泪与笑……而他只为自己留下了波利亚纳树林间那一方最朴素的坟墓。这种智慧不是生活的小技巧,不是生活经验的简单总结,而是将生活的真实和生命的朴素标记成永恒的文化符号的一种大境界。
生活中总有“智慧”的人,能解决问题,能高瞻远瞩,能转变局势……但汪曾祺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当汪曾祺在《葡萄月令》中对葡萄的栽培种植技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时,却感动了一代人。他朴素的文字中没有对那场历史浩劫的抨击批判,他也没有因个人身世沉沦牢骚满腹,但是他葡萄架下的慈祥天真却如阵阵春风抚平人世间多少伤口。“树绿了。雪化了,土地是黑的。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这种智慧不是技术性的,而是一种文心慧性。它是生活历练的返璞归真,也是繁华过后归于平淡的真纯。所有的知识、能力、经验都只是它的基础,如果没有对“人”的关注,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一颗超越个人与现实的悲悯之心,就难以成就这样朴实的伟大。
这种智慧成熟而大气,明亮如月,皎洁清澈,能用朴素的生活细节弥补历史与现实的残损,能用诗性与平和涤荡世情人心的浮躁悲苦。
是的,智慧自有其颜色和温度。它不同于“机敏”“机智”“机变”“聪明”,相对而言,它似乎更合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它不机巧、不灵活、不会随机应变,路子不野、手段不多,甚至危机来临时,它不懂得逃避和躲藏!它只是把自己放在生活的最低点,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坚持,而后在自己的坚守中自成境界!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聪明人”太多了,但“聪明人”不一定就是智者。面对快速发展进步的社会,残酷激烈的种种竞争,我们必须能力强、有野心、善历练,不断去积累更多博弈取胜的社会经验、竞争技巧,但是,我们似乎恰恰也因此忘记了,这都不是真正的智慧。因为它缺少一点成熟、一点天真、一点平易、一点默不作声的伟岸!
[点评] 本文主要以“智慧是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作为立意依据。先简单利用类比,从自然现象中总结出对“智慧”的初步理解;然后从“智慧”的姿态、表情、颜色、温度等角度入手,将智者与现代社会中的成功者、“智慧”与现代社会中的“聪明”对比,借助托尔斯泰和汪曾祺的正面事例,明确“智慧”的境界和“智慧”的来源,凸显考生对“智慧”的独特感悟和思考,展现“智慧的景象”。全文在语言运用上注重调动词语,形成了考生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
2.(2015课标全国Ⅰ,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