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二三事——习仲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事求是二三事——习仲勋.doc

实事求是二三事——习仲勋   习仲勋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待同志,对待干部,总能够忠实地实践党的干部政策,深入群众,关系下属,虚怀若谷,知人善任,既有识人之才,又有容人之量;对待家人,他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严肃而不失温柔。本文擷取习仲勋同志生前在关心群众、实事求是等生活作风方面的几个小片段,从中可以重温习仲勋同志富有魅力的人格。 “现在才只是个开始,美好的日子在后头呢” 在渭北山区,一个叫汪庭有的小伙子,担着一副担子,一头筐里装着破烂,一头筐里装着孩子,后面跟着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年轻媳妇,向北行走。到了新正县的地界,站岗的问清了情况,把他引到乡政府。乡主席张清益说:“你家一无所有,咱们边区正安置逃难的移民。你愿不愿意在我们这里居住?若愿意,就拨给你10亩荒地,你自己开荒种地。” 汪挺有说:“能成,能成。可是我现在就没吃的。”张清益:“我们乡上有义仓粮,先借给你吃,等你有粮再归还。”汪挺有感激地说:“那就太好了,娃他妈,赶快给救命恩人磕头。”说着,全家都跪下了。张清益赶紧把他们拉起:“这不行,咱们边区不兴这个。关中分区书记习仲勋同志是我们这里安置难民的总指挥,叫我们为难民多做实事,帮扶到底。”汪挺有疑惑地问:“你们为啥对穷人这么好?”张清益说:“因为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政府和队伍,是为咱穷人打江山闹翻身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汪挺有这一家就这样住到了边区新正县三区三乡的一个村子里。他吃饱了肚子,每天扛着鐝头上山开荒,回家时肩头上还背着一捆柴火。有一天,他正坐在地上休息擦汗,忽听村子小学里传出一阵阵悦耳的歌声。他是个爱唱民间小调的人,心想:“边区这么好,共产党这么好,我为啥不把这些爱民事编成歌子唱呢?”他想起民间小调《绣荷包》,当地人叫绣金匾。他就用这个调子编了个歌子送给党中央和毛主席。 这天,他费了很大的劲才编了四句话:“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他站在山上反复的唱,越唱越高兴。但是他不识字,怕一回家干活,把这几句话忘了,就直奔村子学校,给老师说明了他的来意。老师让他唱唱,他一唱老师非常高兴。就说:“你先给我们学生教会,以后每编一段,就给学生教一段,然后我给你记录整理,送给分区宣传部。”汪挺有高兴极了,他以后每天编一段,越编越多,从正月的节气直编到冬天,共十段绣金匾。过年时乡上举办军民联欢晚会,习仲勋同志也来参加了。会上汪挺有和小学生一起上台唱了绣金匾。当时习仲勋听了十分感动。他握着汪挺有的双手说:“你唱的这个歌子不但好听,而且内容太好了!我推荐你去各县乡演出,并到延安去演出,让毛主席亲耳听听。” 汪挺有听了非常高兴:“你们把边区治理得这么好,我是打心底里热爱共产党呀!”习仲勋说:“现在才只是个开始,革命成功了我们还要建设社会主义呢,最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敢讲真话、实话,坚持实事求是” 1947年7月,西北野战军政委习仲勋,随军西击陇东,北收三边,征衣未洗,铠甲未卸,即被召去靖边县小河村参加中央会议,会后,毛泽东建议习仲勋回西北局抓土地改革。 实事求是是习仲勋一以贯之的精神,他在绥德地委会议上就纠正错误的审干运动时曾说:“实事求是就是党性。”这次抓土改,他更是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1947年11月,西北局为了传达和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在所在地绥德县义和镇召开了干部大会,会议在西北局驻地对面的阳弯空地露天召开,有6400人参加,发言讲话的人比较多。一些人的发言,情绪激烈,言词偏激,有人提出坚持“贫雇农坐天下”,反对“中农路线”;对一些领导干部的批评,也有夸大事实和不实之词。加上当时《晋绥日报》刊登一些对地主“扫地出门”,“没收一切财产”,以及随意批斗、乱扣“帽子”、动辄打人的报道,还有的提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极左口号。这种情绪和舆论无形中波及到陕甘宁边区,会后在边区子长、子洲县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混乱现象,一些村子随便没收他人财产,这些问题陆续反映到了西北局。习仲勋一方面派人下去调查,同时找一些经常下乡的同志征求意见。由于都住在薛家渠民房内,同志们也主动向习仲勋反映情况,有时太忙,就利用散步、吃饭的机会,交谈工作、互通信息。习仲勋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经过认真思考,遂于1948年1月4日、1月20日、3月12日,连续三次向毛泽东反映情况并提出意见。 习仲勋致毛泽东的电报中,直言不讳地提出“‘左’的倾向,不要半个月就可以破坏的精光”,“这种‘左’的情绪不是群众原有的,而是干部带来的”,“如一般概念进行老区土改,必犯原则错误”。 这三次报告,反映了习仲勋遵守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直言,富有远见卓识。 “你是习仲勋的女儿,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