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四川方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偏误和教学对策.docVIP

浅谈以四川方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偏误和教学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以四川方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偏误和教学对策.doc

浅谈以四川方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偏误和教学对策   摘要:本文以四川方言为例,探讨了在方言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误和相应的教学策略。笔者着重分析了四川话在语音和词汇上的一些特点,预测在对外汉语中可能会出现的偏误,并针对这些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对外汉语 四川方言教学 偏误 教学对策   一、四川方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方言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非物质财富,也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专家莱拉博格迪特斯基说:“每种语言和方言都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认知世界的工具箱,含概了一种文明历经数千年发展得到的知识与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里有如何感知、归类和实践的方法。”   (一)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   杨雄《蜀王本纪》中说到“蜀左言”,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也指出蜀与中原“莫同书轨”。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的儿化现象。而普通话语音系统声母共22个,韵母39个,4个声调。尽管四川话有那么多有别于“官话”的词和读音,四川方言在语音上仍属于北方语音系统,具有兼通南北的“准官话”功能。   (二)学习四川方言作用   研究方言,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方言背后,蕴含着文化多样性的精髓。索绪尔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 四川方言中有不少词语反映了四川人的民俗风情。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四川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中的偏误   语曰:“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以四川话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普方的偏误在所难免,我们应正视这些偏误。在了解了方言的特点上,正确引导学生。本文拟从四川话中选出川中(东)片、川西北片这两个特点最显著的方言来进行比较。   (一)四川方言语音的偏误   在语音方面,一方面,四川话特有的而学习者母语没有的特殊音会造成学习者学习四川话语音的困难,例如入声字的发音;另一方面,即使学习者有良好的普通话语言基础,在学习四川话的时候也会造成偏误,例如单韵母e[γ]的语流音变。笔者将从四川方言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片区的比较中归纳其语音特点。   1 川中、川东片   川中以南充为代表,说该方言的人大多居住在川中、川北地区。这一地区的方言就是经典的四川方言,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四川话多属这一片的。川东片则是以重庆为代表地区,该片和川中片没有大的差异,故为一类。   语音特点:   1.1 n、l不分。在川中方言中,/l/ 和/n/ 是同一个音位的自由变体,不区别意义。川中、川东话常常混用/l/和/n/,通常把/n/也发音为/l/,比如普通话中的牛(niú)奶(nǎi),川中、川东话就说成/liou35lai41/。   1.2 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不分,即zi、ci、si和zhi、chi、shi不分。例如普通话中的吃(chī)食(shí)川中、川东话就说成/ts‘ι34 sι34/   1.3 没有[?耷]这个音素,ing直接读成[in],eng直接读成[?藜n]或者[o ?耷]。在说“英国”的“英”时,常常读成[in];“永恒”的“恒”读成[x?藜n];“主人翁”的“翁”读成[uo?耷]   2 川西北片   川西(北)入归阳平: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也可称为成绵片,本文中以成都话为代表。   语音特点:   2.1 不圆唇元音的舌位高。   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西北方言常将鼻音韵母?n、u?n、i?n、ü?n 韵母中的?读作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ê[ε]。如“蛋d?n51”读作[dεn213],“?w?n214”读作[uεn41],“炎y?n35”读作[iεn44], “冤yu?n55”读作[yεn44]。   2.2 普通话单韵母e[γ] 音在川西北话里发生语流音变,读成ê[ε] 音或o[ o] 音,例如:   te [ t‘ε]:特、忑   se [ sε] 色、涩、塞、啬   ge [ ko] 个、各、歌、戈   ke [ k’o] 可、棵、棵、坷   2.3 普通话复韵母uo[ uo] 音在川西北话里发生语流音变,读成o[ o]音或[ uε]音,例如:   duo [ t’o] 多、夺、惰、舵   cuo [ ts‘o] 错、挫、撮、搓   guo [ k uε] 国、帼   kuo [ k’’uε] 扩、廓   2.4 鼻化元音   ngou “欧起欧起”:自视很高,看不起人。   “欧人”:儿女不听话不成器,导致父母内心痛苦   nāng “囊趾拇儿”:小脚趾   nàng “晾衣服”:《集韵》:“晾,郎宕切,暴也。”   (二)四川方言词汇的偏误   四川各地虽方言有所不同,但词汇所用大致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