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让我学到了什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留学让我学到了什么.doc

美国留学让我学到了什么   2011年5月3日,我在凌晨5点50分用哆哆嗦嗦的双手打开电脑,收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那封录取信。时间过了两年,2013年5月22日,我在毕业典礼上坐着,享受2013届毕业生狂热的欢呼。   相信吗?我感觉到的不是快乐,而是麻木;不是放松,而是自省。我常常觉得,毕业之后另一场学习才真正开始。   两年的时间时常感觉很漫长,但是如同盗梦空间一样,醒来之后又觉得过去的太短暂。我时常觉得,两年学习到的东西难以总结,这个过程如同一场化学反应。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好像已经由不同的分子组成。课堂里的学习让我感觉登陆了另一个星球,而生活里的磨难,又像是一场无休无止的通关大战。   另一个星球   “另一个星球”这个说法也许太夸张了但是,那种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理念的差异有时候就会给我这种感受。在这个星球上,几乎是在一瞬间,所有的感官都被打开了。而身体里那个无形的退缩的自我却在对比中愈发清晰。   我时常觉得我的课堂很疯狂。记得刚刚上课的第二个星期,文学写作课邀请了一位矮个子棕色皮肤的胖女人来做讲座。她身穿一件低胸连衣裙,两个巨乳几乎完全外露,简直让人不敢直视。她经历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爆发初期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死去的过程,因此迷恋上了做艾滋病维权人士的口述史,再后来,她成了演员,专做口述历史人物的独白。在那节课上,她在讲话的过程中忽然之间转换了角色,从交谈者转换成为了独白者。激烈、愤恨的声调充斥了教室。整个空间似乎在一瞬间变成了舞台。在她大声背诵独白时,胸部上上下下地起伏着,一瞬间完全扰乱了我集中听内容的注意力。就在我屏住呼吸努力倾听时,她抓起眼前的塑料杯子奋力地向对面砸去。杯子“咣当”一声重重地砸在桌子上然后弹起来。我的同学只是静静地将水杯捡起来。   另外一次课,一个亲历“9?11”的救火队员被邀请到教室,在离我一米之外的地方坐着讲述他所经历的“9?11”救援经历。伤感的氛围充斥着教室,他说:“我们在灾难之后―直希望救出生者,但是挖了半天只挖出一只手,上面还戴着一枚婚戒。”这种和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到很奇特。他在10年之后讲述这一切,依然会流泪。   课堂的第一次采访任务是去采访一名罪犯,57岁的黑人罪犯来来回回被关进监狱20年,最后在一个叫做Fortune Society的机构里做事。这是我第一次采访一名毒品贩子,说实话,我当时非常紧张,并向教授表达了我的恐惧。教授说:“好吧,那你就坐在我旁边吧!”而当采访要开始时,教授起身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只留我和罪犯单独在那个小小的会议室里。我刚开始惊恐万分,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换来的,却是一场无比精彩的口述。   美国课堂上经常充满了自嘲。Gerry是教写作的教授,他也是一个同性恋,在课堂上他给我们播放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维权运动的视频。那个视频里就有年轻的他。白发苍苍的Gerry边播放视频边说:“你们可以看见黑发时的我,比现在帅多了。”   虽然以上陈述的,也许听起来都是学业中有趣的地方,但是其中的文化适应和语言适应之艰难不言自明。我们常常在另一种文化中才能遇见真实的自己,才知道自己骨子里的拘谨、不自信以及知识的匮乏。但是,这正是一种自我修正、自我发现的过程。你需要做的,是用所有的感官去迎接这个世界。   没有什么可攀比   这是到达美国之后才感受到的真实氛围。就算成绩,也没有什么可攀比。当然没有任何排名之说,同学之间也不太关心其他人的成绩。后来,我逐渐发现,当做的每一件东西都完全不一样时,本身就没有了可比性。相反,美国教育经常在教育中营造一种团队精神。   我在实践课程中做一个有关“占领华尔街”的团体的项目。我充分发挥了之前做过媒体的特长,联系到了“占领华尔街”的三个主要首领。而其他的同学各有分工。有的人负责统筹摄像器材,有的人负责规划采访时间表,有的人负责去订教室。我们有时候会激烈地争吵,比如我认为如果要完成一个20分钟的视频作业,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设计好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问采访对象,这样有利于后期编辑。而小组成员里有些人认为,我们应该遵循按照时间顺序提问的原则,不需要提前设计。   结果怎么样呢?我们漫无边际地拍摄了几十个小时。但是我们在作业交之前的24小时里还完全找不到一个统一的主题。全体人都已经抓狂了。终于,我们在最后关头匆匆定下了一个主题,并找出了相关素材,彻夜不眠地关在图书馆做剪辑。组里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海涛,现在我才觉得你是对的!”对于我来说,我从团队合作中得到了很多,比如我窥见了我有些优柔寡断的性格,在关键时刻没有说服其他小组成员的能力。我不但在专业上有所斩获,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一些自省。   我的每一个同学的毕业作品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后一学期有一门课就是“论文讨论”。这个课程的功能就是每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