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者 持人性情.doc
诗者 持人性情
摘 要:中国诗歌有着极为深远的抒情传统,“情”之重尤见于刘勰《文心雕龙》,且此“情”带有深重的悲剧审美色彩,既本文所强调的诗歌之“殉情”。以此为核心,本文就《明诗》篇分“人情”与“世情”两方面探究诗歌之“殉情主义”。
关键词:感伤 殉情主义 人情 世情
一、文心之情,之殉情
“殉情主义”是郁达夫对英文中“感伤主义”的另一称呼。“中国的文学里头,殉情主义的文学最多,像黍离麦秀之歌,三闾大夫的香草美人之作,无非是追怀往事,哀感今朝。至若杜工部的诗多愁苦,庾兰成的赋多悲哀,更是柔情一脉,伤人心脾,举起例来,怕是汗牛充栋。”①就这段论述来看,郁达夫是以中国文学里所有的“带有沉郁的悲哀,咏叹的声调,旧事的留恋,与宿命的嗟怨”代替他所理解的感伤主义的,所谓“殉情主义”,其实质是一种泛化了的感伤主义。
正如郁达夫所言,中国诗歌相比西方自有一种极为深远的抒情传统。从《小雅》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楚辞》之“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风骚”精神,实际即可视为一种“言情至上“的感伤色彩的弥漫。至于刘勰《文心雕龙》言“情,文之经也”,则把文学中的情感维度放置于更为鲜明的地位。
文心之情似不可简单归结为儒家之拳拳用世之热情,更不可于道家之“无情”底下寻“荒寒中的一苗火”。据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龙讲疏》中列举的:“《神思篇》:‘神用象通,情变所孕。’这是就‘情’作为唤起并指引想象活动的媒介而说的;《体性篇》:‘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这是就‘情’作为决定文学形式的内在因素而说的;《指瑕篇》:‘情不待根,其固非难。’这是就‘情’作为构成文学特殊功能的感染力而说的;《总术篇》:‘按部整伍,以待情会。’这是就‘情’作为贯穿全局的引线而说的。”②文心之重情如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种无时无刻不参与的“情”是带有悲剧审美色彩的。刘勰称赞古诗十九首“惆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而对于“流靡以自妍”的“夸饰”、“谐趣”则不甚推崇。大抵在刘勰看来,所谓“情”须要有所承载,否则流于轻浮,伤于风骨。这种“志思蓄愤”之严肃思考和慎重抒发乃可看成一种勉力耕耘的“殉情”态度,而非无所节制,恣意妄为的滥情。为文造情的矫饰之作易为,而真正心中恻怛却常常郁结于胸,难以出口。正所谓“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己”,以至于屈原一类的诗人“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乃至于自沉江水,殉情而死,被刘勰赞为“壮志烟高”之“逸步”「辨骚」。因此《文心》之情,必非浮泛虚夸之情,而是沉潜于其中,致力于其中,陶铸于其中的殉情之情。
二、《明诗》,殉情之世情、人情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一书中提到:“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之诗人,类具三种条件。(一)有学问,有识见,有真性情,而襟怀阔远,抱负宏伟,志在用世。(二)境遇艰困,不能尽发其志,而抑郁于中。(三)天才卓绝,专精文学,以诗表现其整个之人格。”③此说颇为精当。《明诗》中的要旨概括而言也可看成对以上诗人素质的说明,诗人抑或诗歌之特质乃在“情”,一为世情,即诗歌须有现实之责任感和人格道德之担当;一为人情,即“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认为诗歌须呈现诗人个性之本然,体现其独特天然之才性。诗人致力于此两端,乃成就诗歌摇荡人心的情感力量。
(一)世情
《文心雕龙?时序》中云:“文变染乎世情。”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歌除了自身内部的自我变革之外,不免受到各种外部因素之浸染。一方面他们常常于现实境遇的感染下或歌盛世之音或发“不平则鸣”;另一方面,由于古代诗人之间往往频繁交游唱和,诗体上的流行也会影响诗人创作。比如在汉末建安时期,文人就多为创作乐府,而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则统领诗坛。不同诗体又有不同之性格。此亦为世情的另一个层面。《明诗》感于时弊,力求让诗歌之根基回到充满悲欢离合的大地。开头称述诗史,上起尧歌大唐,舜造南风的上古;下迄山水方滋的近世,都强调世风对文风的影响。
诗歌在刘勰看来,太平治世,可用来称颂圣功;乱上昏相,则力求匡扶政德。这是对于先秦以降诗歌理论中“教化”、“美刺”的承袭。既然是“殉情”,诗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则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的地位,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沉重负担亦不免会伤及诗美。因此以刘勰对于诗歌“文质彬彬”的要求,他既强调诗歌的现实关怀,又希望避免因外部力量的重压伤害诗歌之轻灵美态,他对于现实功用在此处着墨不多,但是其思想倾向可窥一斑。
同时,刘勰对于当时社会思潮对于诗歌的影响亦有所论及。譬如: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
所谓诗歌之内涵,必有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附解 .pdf VIP
- 财务出纳招聘信息范文 .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美术《秋天的树叶》 优质课件.ppt VIP
- 输送机械 检查与维护规范 第1部分:带式输送机.pdf VIP
- 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原理、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烹饪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docx VIP
- 互联网信息审核操作规程.docx VIP
- MT7815B-16B-16BD-17BD系列设计指南-Rev1.0.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可考95分以上).docx
- 九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