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三元线性方程组 的系数行列式 利用三阶行列式求解三元线性方程组 则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为: 例6 解线性方程组 解 由于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同理可得 故方程组的解为: 二阶和三阶行列式是由解二元和三元线性方程组引入的. 对角线法则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的计算 三、小结 解 设所求的二次多项式为 由题意得 得一个关于未知数 的线性方程组, 得 故所求多项式为 思考题: 作业: P35-36 1 2 4 6 , 2 2 4 , 3, 4, 6, 7 “矩阵”这个词是由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特 J.Sylvester,1814-1894 首先使用的, 英国数学家凯莱 A.Cayley,1821-1895 ——矩阵论创始者 矩阵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依赖于元素的性质 矩阵论分为矩阵方程论、矩阵分解论和广义逆矩阵论 等矩阵的现代理论。 矩阵及其理论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 矩阵由最初作为一种工具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 现在已成为独立的一门数学分支——矩阵论。 线性代数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二次型 线性代数的扩展——从解方程到群论的产生 起源于对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的分类问题的讨论。 将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的方程变形,选有主轴方 向的轴作为坐标轴以简化方程的形状, 次数大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不可能有根式解。 法国数学家伽罗瓦 E.Galois,1811-1832 置换群 二次型 标准型 * 還有什麼哪些關係是線性的 2.為什麼要學線性代數 线 性 代 数 北工商 理学院 吴巧梅 Email:wqmlh@126.com 什么是数学? 数学是几何、代数、分析的有机结合,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学时代所学的数学基本上是17世纪中叶以前的数学---初等数学. 大学所学的高等数学称为变量数学,属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的成果---近代数学. 20世纪40年代以后,产生了非欧几何、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复变函数、拓扑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经济数学等新学科---现代数学. 2、什么是线性代数? 线性: 通常指的是一个固定数与一个未知数的乘积, 有时也可以加上另外一个常数. 线性代数: 讨论线性方程及线性运算的代数. 属于近代数学范畴,是理工科两大数学基础课之一. 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往往归结为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在计算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得到发展的同时,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等理论性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 一个中心 —— 求解线性方程组 一种工具 —— 矩阵 (行列式、向量) 例: 一个庙里有一百个和尚, 这中间有大和尚有小和尚, 这一百个和尚每顿饭总共要吃一百个馒头, 其中大和尚一个人吃三个, 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 问有多少大和尚, 多少小和尚? 解: 假设大和尚的数目是 x1, 小和尚的数目是 x2, 那么由第一个条件, 总共有100个和尚, 可以知道 将上面两个方程联立, 就得线性方程组: 线性代数的第一个问题: 解线性方程组 将其代入到 2 式, 得 因此算出共有75个小和尚, 25个大和尚. 线性代数:主要通过矩阵这一工具研究抽象的有限维向量空间中的映射. 主要内容: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标准形与二次型,其中行列式与矩阵是其基本理论. 三条知识主线:矩阵、n维向量和线性方程组. 三条知识主线关系密切,交错前行,相互解释与解决问题,对同一事物经常可以用这三种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给于诠释 . 3、本门课程的特点 高等数学内容与高中数学内容比较,其思维模型类同、推导方式接近、学习方法相似. 线性代数则采用了高中数学没有出现的公理化方法,并且高度抽象(矩阵无实际生活对应物)、模型陌生(例如非交换环)、推导怪异(例如初等变换). 三多: 概念多,符号多,运算法则多. 两性: 较强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内容纵横交错,前后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相互渗透,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处理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难!!! 3)课程先备知识少: 加、减、乘、除运算 不会的请举手 ; 平面坐标、空间坐标; 数列; 向量. 1)方程函数千千万,一次最简单. 2)算法少, 一个半: 矩阵的 1 初等变换 2 乘法 二者可转化:1+1 1.5 易!!! 5、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1)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2)把握住最根本的公式方法; 3)最关键的一步——细心.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李开复 花时间学习! 最好的学习方法 -----奥巴马的同学,曾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吴巧梅老师 一道有意义的计算题! 如果令 ?A?B?C?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