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园林史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中国园林史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园林史 第四章 隋唐苑园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苑囿,其主要特点是气派宏大、豪华富有,在内容方面尽量包罗万象。而艺术性还处于初期阶级,既不可能富有诗情画意,更不可能考虑韵味和含蓄,也没有悬念。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没有过多的政治束缚,当时的文化思想领域也比较自由开放,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加之文学绘画等方面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美从直观、机械、形式的认识中有所突破,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巨大的花园、崇尚富贵、铺张罗列,而是追求自然恬静、情景交融,这为以后的园林艺术创作是一个崭新的开拓。 隋朝的宫苑(公元58l~618年) 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历史上以荒唐著名的皇帝,隋朝虽短,但在我国建筑史上却留下了许多令后人眩目的建筑作品。如大运河,今天仍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兴建大兴城(即唐长安),以空前的规模与布局独步世界城市;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无论是从工程结构还是艺术造型,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杰作;敦煌、龙门等石窟,表现出佛教艺术民族化的新趋向。 隋朝极盛时期的版图,“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目末(今新疆目末县),北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隋书》卷29《地理志》)。 隋朝也大造宫苑,隋炀帝所修的显仁宫,“周围数百里。课天下诸州,各贡草木花果,奇禽异兽于其中”(《隋书》卷24《食货志》),》),“五年,西巡河右。……帝乃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夜服车马不鲜者,州县督课,以夸示之”(同上),“登极之处,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据《隋书》记载:“西宛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罗塔山上。海北有渠,萦纡注海,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穷极华丽”。《大业杂记》载:“苑内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水深数十丈,上有通真观、习灵台、总仙宫,分在诸山。风亭月观,皆以机成,或起或灭,若有神变,海北有龙鳞渠,屈曲周绕十六院入海”。 关于西苑十六院,《大业杂记》中记有延光院、明彩院、合香院、承华院、凝辉院、丽景院、飞英院、流芳院、耀仪院、结骑院、百福院、资善院、长春院、永乐院、清暑院、明德院,每院开东、西、南三门,门开临龙鳞渠,渠宽二十步,上跨飞桥,过桥百步即杨柳修竹,四面郁茂,名花异草,隐映轩陛(台阶)。另有逍遥亭,结构之丽,冠于古今。十六院相互仿效,每院置一屯,每院置四品夫人一人,有宫人管理,养猪、牛、羊等,穿池养鱼,为园种蔬菜瓜果等无所不有。另外筑游观数十、或泛轻舟画舸,习采菱之歌,或升飞桥阁道,奏游春之曲。 从西苑总的布局内容不难看出,是以人工叠造山水,并以山水为园的主要脉络,特别是龙鳞渠为全园的一条主要水系,贯通十六个苑中之园,使每个庭院三面临水,因水而活,并跨飞桥,建逍遥亭,丰富了园景。绿化布置不仅注意品种,而且隐映园林建筑,隐露结合,是非常注意造园的意境,形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建筑。每个庭院虽是供妃嫔居住,但与皇帝禁宫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以后的唐代宫苑带来较大的影响。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国富民强,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达到高峰的体现,仅据《全唐诗》所收录,诗人达2200余人,诗歌近五万首。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唐诗的内容涉及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艺术方面,有位于河南洛阳城南的龙门石窟寺艺术,龙门山从北魏开凿迄于唐,现存石窟1852个,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莫高窟(敦煌石窟、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东南,现尚存四至十四世纪壁画和雕塑的洞窟492个,其中尤以隋唐时期为最多。它不仅是瑰丽的艺术宝库,也是当时某些社会风貌的写照。 在绘画方面,阎立本、阎立德兄弟为隋唐间著名的艺术家,绘有反映汉藏友好关系的《步辇图》等。擅长绘山水画的李思训、画佛道人物的吴道子等。书法方面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柳公权,笔画清劲遒美,人称“柳体”。 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北宋时期的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提到,唐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造的邸园,总数就有一千多处,足见当时园林发展的盛况。唐朝文人画家以风雅高洁自居,多自建园林,并将诗情画意融贯于园林之中,追求抒情的园林趣味。说园林是待,但它是立体的诗;说园林是画,但它是流动的画。 中国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形成为写意山水园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