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伟:什么是教育学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弗莱雷(Paulo Freire,1921—1997) 教师是跨越边界的解放教育者和转化社会的文化工作者。教师要站在弱势者的一边,解放的教育从来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它要求以问题式教育取代银行储蓄式教育,以差异作为学习的起点,在相遇的对话中建构差异认同。对话是一切教育活动中最有效的方法。 舒 尔 茨 教育是对人口进行的投资 舒尔茨(1902—1998)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投资,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 布 迪 厄 教育是文化再生产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教育通过语言和教育的权力使统治阶级文化合法化 符号暴力理论:教学的行动即象征暴力,借由文化专断的强制执行,靠专断的权力完成;教学的权威是一种专断的权力,是教学行动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的任务完成过程是一种灌输过程,是历经持久的培养习性的过程。 资本理论: 文化资本(形体化状态、客观化状态、制度化状态) 社会资本(是一种建立于人际网络的资源) 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 菲利普·W. 杰克森(Philip W.Jackson,1928—) 2012出版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三、 “教育”内涵的现代阐释 教育意味着善。“教育”是人格的陶冶和人性境界的提升,是使人成为人的教化活动。 教育意味着启蒙。“教育”是“通过知识而使人获得到解放”,把人从无知、非理性、习俗、已有的经验、迷信、专制的权威等思想和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 “教育”内涵的现代阐述 教育是人学会在或生存的重要活动。 E-mail: yuwei@nenu.edu.cn 什么是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于 伟 一、 “教育”概念的词源 二、有关“教育”的若干重要命题 三、“教育”内涵的三点阐释 一、 “教育”概念的词源 中文“教育”的词源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这两个字在后来的二千年间,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 中文“教育”的词源 中文“教育”的词源 从甲骨文以及古代思想家们的论述来看,我国古代“教”与“学”的基本含义是“学做人”,“学做事”。 孔子 (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教育金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必也使无讼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西文“教育”的词源 “education”、“éducation”、“Erziehung”,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ěre” 是“引出”之意,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王国维 1877-1927 出生于平民家庭,父亲是雕刻师,母亲是产婆。专心致志于哲学的探讨和教育工作。从事教学40年。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法的含义 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就像母亲腹中的胎儿,它是先天存在于儿童的大脑中的。 教学并不是要把外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把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引发出来。 也就是说老师教学的过程就象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也称“产婆法”。 二、有关“教育”的若干重要命题 卢梭 教育是培养“自然人” 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爱弥儿》éMILE OU DE L’ éDUCATION 1762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如果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而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造就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用成年人的想法和感情来替代儿童的想法和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