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 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症,可为旋转性、摇摆性、浮动性眩晕,多在头颈转动或伸屈时加重,或见头痛、视物不清、耳鸣、感觉或运动障碍、内脏性障碍(如恶心、呕吐、不腹不适感、出汗等),重则有短暂意识不清、猝倒等症状。 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 目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对其机制的认识多从临床研究及解剖学观察作出推断。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眩晕与外邪、外伤、久劳成损、血虚、肾海不足等多因素有关。 《灵枢﹒大惑论》云:“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颈部受风寒湿邪,使局部正邪相争,清阳上扰而为眩晕。 《类证冲绳》云:“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认为久坐、落枕等致颈部气血失和形成眩晕。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肾精亏损,髓海不足也会致眩晕。 《丹溪心法》:“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元代朱丹溪主张痰火致眩学说。 西医药治疗 根据其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西医药一般使用血管扩张剂,通过增加增加脑血流量和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和冠脉循环,以解决脑组织的缺血缺氧。 中药内治,中医上一般分成风阳上扰型、痰浊上蒙型、心脾两虚型(或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型,分别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左归饮或右归饮加减,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