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淄博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综卷(2016.03)及答案.doc

2016届淄博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综卷(2016.03)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淄博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理科综合卷 1.下列关于细胞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具有消化细胞器碎片的功能 B.酶和抗体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D.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完全相同 2.右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根尖细胞示意图,该细胞 A.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一定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 D.其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 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不包括 A.使遗传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 B.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点 D.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4.下图为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3H-尿嘧啶用以标记RNA B.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 C.第0 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转录 D.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细菌基因活动受到抑制 5.将人、鼠细胞悬液混合并诱导细胞融合(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后,在HAT培养基上,同时含有T、H基因(独立遗传)的细胞才能存活和增殖。增殖过程中,细胞内人染色体随机丢失,只残留一条或几条。对处于分裂中期细胞的镜检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HAT培养基上,融合细胞均能存活和增殖 B.可以确定①的基因组成为TTTTHHhhhh C.可以确定①②③的相关基因组成相同 D.可以将T(t)基因定位于人第17染色体 6.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参与的调节过程都存在反馈调节 B.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其传递并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与内环境无关 C.相对密闭的环境会诱导果蔬产生大量乙烯,有利于果蔬的长期贮藏 D.同一浓度的2,4—D和生长素对植物体具有相同的作用时效 7.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 “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硫化氢的结构式:H—S—H D.氯化铵的电子式: 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10.2015年中美专家研制出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分别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用AlCl4-、A12C17-和有机阳离子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 Cn+ AlCl4--e-= Cn AlCl4 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 Al-3e-+7 AlCl4-===4A12C17- D.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11.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a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B.含等物质的量的NaHSO3和Na2SO3的溶液: 2c(Na+)=3[c(HSO3-)+c(SO32-)+c(H2SO3)] C.0.1mol·L-1盐酸与0.2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 C(NH3·H2O)c(Cl-)c(NH4+)c(OH-) D.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12.已知:(HF)2(g) 2HF(g) △H0,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 T2 B.平衡常数:K(a)=K(b)K(c) C.反应速率:v(b)v(a) D.当30g·mol-1时,n(HF):n[(HF)2]=2:1 13.常温下向1L 0.1mol·L-1NH4C1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NH4+与NH3·H2O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和氨气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不断减小 D.当n(NaOH)=0.1mol时, c(OH-)c(Cl-)c(NH3·H2O) 14.如图甲、乙、丙所示,三个物块质量相同且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力均不计,绳与滑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