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重点分析.doc

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重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张荣兴 佟子林 亚健康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受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由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内涵、外延进行严格的界定,因此,对亚健康状态准确的检测诊断较难,本文从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诊断视角出发,对亚健康状态检测诊断进行探析。 一、亚健康状态的证候特点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或称“病前状态”、潜病期等。其临床突出表现特点是:“一增三减”,即: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减退。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科学认识亚健康状态,有必要分清亚健康状态和与相关医学问题区别: 一是亚健康状态不完全同于亚临床:尽管亚健康状态与上游的健康状态和下游的疾病状态有部分重登,但区分也是明显的。亚临床是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当前常见的中老年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较明显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块形成,而无临床表现;而亚健康状态者具有头痛、头晕和胸闷不适主诉,但血管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都未发现异常。 二是亚健康状态不完全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首先CFS具有国际统一标准,亚健康状态至今没有;其次CFS在18岁以上成人发生率仅为0.004,而亚健康则为70%,两者间悬殊甚大;再者国内描述的亚健康状态多数通过积极干预恢复健康,CFS则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界定亚健康状态还应注意同临床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区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均是鱼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亚健康属于祖国医学中“不寐”、“眩晕”、“头风”、“虚劳”等疾病范畴中,症状错综复杂。我们认为,亚健康状态多由情志所伤、劳逸失节所致。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则气耗,劳则气伤。长期情志失调,劳逸失节必然导致气血损伤,精血暗耗,阴阳失调,五脏功能受损。 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论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许多临床表现都可以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辩证、三焦辩证进行总结、归纳、概括。现结合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将其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类: 中医证候 特征症状 基础症状 相关症状 气虚证 心慌、气短 胸闷、神疲 腰酸、乏力 口干、目干涩 失眠、健忘 压力感、多梦 心烦、咽口 血虚证 失眠、健忘 胸闷、气短 畏寒、喜暖 口苦、压力感 心慌、目干涩 多梦、入睡难 心烦、口干 阴证 头晕、头昏沉 心烦、咽干 神疲、压力感 心慌、失眠 口干、目干涩 胸闷、气短 心系列 心慌、胸闷 头晕沉、心烦 心慌、胸闷 腰酸、乏力 气短、头晕 咽干、多梦 气短、压力感 阳虚证 畏寒、喜吸 心慌、头晕沉 神疲、压力感 乏力、健忘 胸闷、气短 心烦、咽干 肝系类 头晕、失眠 心烦、口干 心慌、胸闷 乏力、神疲 健忘、易怒 多梦、目干涩 气短、腰酸 脾系类 心慌、头晕 腰酸、乏力 口干、咽干 失眠、健忘 头晕沉、压力 口渴、胸闷 肺系类 失眠、健忘 腰酸、乏力 口干、咽干 胸闷、气短 咽干 头昏沉、压力 心烦、口渴 心慌、压力感 肾系类 腰酸、乏力 心烦、多梦 畏寒、喜暖 失眠、健忘 口干 心慌、胸闷 三、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 现代医学以实验室检查为主要依据,以对抗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以疾病为王要冶疗目标。然而,对以“不固定陈述”为主的亚健康状态难以准确定性。我们结合亚健康状态的认证及诊断特点,通过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对西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归类。探析亚健康状态的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这样才能借助并发挥中医治疗亚健康的优势。才有治疗学上的重要意义。 运用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