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法连续合成CdS量子点、纳米Ag和AuAg合金颗粒.ppt

微反应法连续合成CdS量子点、纳米Ag和AuAg合金颗粒.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纲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微反应装置的优点 提高生产效率/能力 体积缩小 减少能耗 节省研发时间 多功能化 量子点 量子点 光电子元件(LED等) 量子点激光器 生物标记 太阳能电池 微反应合成法发展历程 研究内容 微反应模块介绍 级联形混合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微反应与测试装置 微反应装置组成 混合部分:分别使用梳形和级联形混合模块搭建 加热反应部分:使用PTFE毛细管以及油浴组成 CdS量子点的合成 反应温度的确定 使用梳形混合模块同一停留时间(120s)不同反应温度下合成CdS量子点光谱:(a)吸收光谱;(b)荧光光谱 模块混合效果考察 不同进样流速对CdS合成的影响 混合部分采用级联形混合模块 加热反应管长分别为50cm、100cm和150cm 不同混合模块对比 不同混合模块对比 合成CdS量子点的XRD、TEM表征 合成条件 T:240℃ t:120s 梳形混合模块 纳米Ag和AuAg合金颗粒特性 纳米Ag特性 高表面活性——催化剂材料 优良电导性能——导电涂料 优良抗菌杀菌活性——抗菌剂 纳米AuAg合金颗粒 优良的CO催化剂材料 合成纳米Ag颗粒的管径与反应温度 合成反应温度的确定 纳米Ag颗粒的停留时间 纳米Ag颗粒的微反应合成 还原剂含量的影响 (AgNO3-0.3mmol) 10ml混合溶液中油胺不同体积含量 纳米Ag颗粒的XRD与TEM表征 纳米AuAg合金颗粒合成方法比较 烧瓶法(a)与微反应法(b)比较 纳米AuAg合金颗粒微反应合成 还原剂体积含量影响(Au与Ag进样比2:1) 纳米AuAg合金颗粒微反应合成 原料配比及反应温度的影响 XRD表征 论文结论和创新点 展望 搭建微换热反应模块系统,实现微反应系统整体模块化 进一步通过TEM观测纳米Ag颗粒在微反应生长中的形貌变化 提高纳米AuAg合金颗粒的合成性能,制备样品并测试其CO氧化转变曲线 发表文章和获奖情况 专利 栾伟玲,杨洪伟,万真,付红红,刘鹏,周鑫,尹程程,涂善东.??一种快速合成硒化镉量子点的装置及其方法. 申请号: 200910052589.9. (发明) 论文 刘鹏,栾伟玲,杨洪伟. 微混合模块合成CdS量子点方法研究[J]. 纳米科技, DOI 奖励 2008 “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设计与创新大赛” 优胜奖; 2009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论文年会” 三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第八届奋进杯”比赛; 第十一届“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致 谢 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莅临与指导! 感谢导师栾伟玲教授的悉心教育! 特别感谢杨洪伟师兄、万真师姐以及实验室其他同学的关心、鼓励与帮助! *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微反应法连续合成CdS量子点、纳米Ag和AuAg合金颗粒 答 辩 人:刘 鹏 指导老师:栾伟玲 教授 2010 年 1 月 28 日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微反应装置的搭建 3. CdS量子点的合成及混合模块性能考察 4. 纳米Ag以及AuAg合金颗粒的微反应合成 5. 总结归纳与展望 全连续微反应器是把化学或生物的反应过程微缩到一块由几个不同执行功能微器件所构成的大小为几平方厘米的平台上,实现反应过程的自动化、集成化、精密化和连续性 传统加氢反应装置 气相微反应器 (混合及换热) 烧瓶法 微反应法 合成方法 过程不连续 反应周期长 环境不均一 瑞典斯德哥尔摩表面化学研究所的Boutonnet 等首先在微反应器中制备了可用于生物杀菌和催化的Pt、Pd、Re、Ir等金属团簇 1982年 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Mello等人利用芯片反应器合成了CdS量子点 2002年 华东理工大学栾伟玲实验小组杨洪伟博士用两温法,通过PTFE毛细管(300μm)合成了性能优异的CdSe纳米晶 2008年 尝试在模块化的微反应系统中合成CdS量子点、纳米Ag以及AuAg合金颗粒 微反应系统的搭建与优化 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 CdS量子点的合成 最优的合成工艺 纳米Ag颗粒的合成 工艺参数优化 微混合模块性能的考察 纳米AuAg合金颗粒的合成 梳形混合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对流多槽道排列 级联形混合器混合规则示意图 梳形混合模块 级联形混合模块 UV 光谱仪 测试装置 PL 光谱仪 240℃ 反应温度 停留时间 模块混合效果 UVPL光谱 吸收半峰半宽 CdS量子点平均粒径 提高进样流速,更高的混合效率(150cm) 高流速 (150cm) 不同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