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 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3、新思想萌发的影响 ⑴启发了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⑵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上,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早期维新思想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 “试观泰西各国,……类皆君民一心,无论政治大小,悉经议院妥酌,然后举行。……中国则不然,民之所欲,上未必知之而与之也;民之所恶,上未必察之而勿之施也”——王韬 上述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反映了向西方学习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2、传播方式 创办刊物、印发小册子、组织团体 革命团体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 1894年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的主张。 (1)孙中山 3、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2)章太炎 (3)邹容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革命者!革命哉! 4、民族共和方案的确立(1905年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建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5、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1)时间:1905-1907年。 (3)内容: (2)阵地:革命派的《民报》; 改良派的《新民丛报》。 ②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①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①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 (4)实质: (5)影响: ②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君主立宪思想,拥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6、实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同:(目的)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课堂探究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 推翻封建政府,实现民主共和 孙中山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学习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严 复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学习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魏 源 地主阶级 特 点 思想主张 代 表 阶 级 13北京)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13天津)“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13安徽)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 A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美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时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章--新型萃取分离技术.ppt VIP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2 Section A Pronunciation-2e课件(新教材).pptx
- 肌筋膜触发点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完整版.ppt VIP
- SONY 索尼 专业产品专业摄像机摄录一体机PMW-EX1R使用说明书.pdf VIP
- gd08462中铁联集装箱轨道吊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12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doc VIP
- 中现代文学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建行校园招聘笔试真题.pdf
- 心脏超声定量分析技术临床应用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IgA肾病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