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原理 - physteach.phys.nthu.edu.tw.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原理 - physteach.phys.nthu.edu.tw.doc

有趣的雲霄飛車在力學教學上的示範 陳義勳 教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愛國西路一號 ”Learning by doing”及”hands on activities”的理念,將物理一些原理諸如機械能守恆(conservation of mechanics energy)、動量守恆(conservation of linear momentum)、流體力學(fluid mechanics)的柏努利定律(Bernoulli’s equations)融入到此設計中,以求對學生學習有所助益。 本設計中利用推動鋼珠順著凹槽滾下來,依機械能不滅定律,在高度遠大於圓周半徑2.5倍以上,鋼珠就可以安全通過圓周的最高點,又當鋼珠滾到水平處,由於鋼珠撞擊到平放的兩鋼珠,而兩鋼珠依動量不滅且分別被撞分別以初速V,順著左右兩支軌道下來,左支軌道下來撞到鼓膜,鼓膜受力而將內部的氣體推出,依流體力學原理(柏努利定律) P1++gh1 P2++gh2 當h1 = h2,流速快則壓力小,致使垂吊的兩乒乓球會相互靠近,右支的鋼珠滾下來推動小車,通過光電管感應而使IC音樂晶片啟動,則有美妙的音樂的播放,學生藉著動手操作可以看到一些物理現象,可以說寓物理概念於遊戲,讓學生的動手操作來體驗物理的概念及原理。 本設計的儀器簡介 使用材質及主要組件 材質:主體部分:● 木材 軌道部分:● 鋁條 主要零件:● 軌道 ● IC音樂晶片 ● 用以被撞擊的汽球膜 ● 光電感應器 ● 乒乓球 設計圖如下圖示: 物理原理 利用機械能守恆原理 EK1 + U1 EK2 + U2 mV12 + mgh1 = mV22 + mgh2 利用物體由1號點運動到2號點,位能的減少轉化成動能的增加 m?02 + mgh1 = mV22 + mgh2 mV22 = mg(h1-h2) V2 = 又要物體(鋼珠)安全通過2號點,需要離心力大於或等於重力 m? ∴ m?02 + mgh1 = mV22 + mgh2 mg(h1-h2) = mV22 m(gr) 令△h = h1 - h2 則△h r h1 = △h + 2r 0 + 2.5r 通常雲霄飛車中h1恆大於2.5r,才有可能安全通過雲霄飛車圓圈軌道的最高點。 又依動量不滅定律 3號點速率V3 依機械能不滅及動能不滅定律 mV12 + mgh1 = mV32 + mgh3 V1=0又令h3=0 mgh1 = mV32   V3 = 如下圖所繪 依設計圖上視圖右端分析如下: mV32 = mV2 + mV2 mV3 = mVcos + mVcos --- 由知  V2 = V32 由知  V3 = 2Vcos V =   V3 = 2?cos V32 = 2V32cos2 cos2 = cos = = 2cos-1=90. 設計圖下視圖右端部分 當兩物體(鋼珠)以V3的速率分別與角平分線夾45.角,兩鋼珠在彎曲軌道滾動,再經過一個H的高度落差使得鋼珠以V4的速率去撞擊汽球膜,汽球膜壓縮桶內的氣體,氣體順著漏斗的小嘴吹過而懸垂的兩個乒乓球間會因流過的氣體速度快、壓力小,而兩乒乓球會靠在一起。而另一側的鋼珠滾過光電管使得音樂盒因而開啟開關,而音樂盒能播放音樂。 當中V4 = 本文設計出的物理教學示範可以達到(一)讓學生動手操作(二)檢驗深奧的物理原理與定律(三)激發學生的創意等達到寓物理於樂之目的。 參考文獻 Bourg, D. M. 2001 . Physics for Game Developers. O’Reilly, UK. Chen, I-shin 2005 . The hands-on activities through science toys. The ICAS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 Through Science Toys and Out-of-School Science Activities. April 4-7, 2005. ●V3 h1 h2 2● ● 1 ● ● m ● V3 H 左支 右支 45. 45. V4 V3 左支 h1 h2 2● ● 1 H V4 V3 左支 r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