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毒重金属类 重金属中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 铅、汞、砷、镉等。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 含有这类有毒重金属的中药有砒霜、朱砂、水银、轻粉、雄黄、密陀僧、广丹、铅粉等。 有毒重金属类毒性作用研究 含铅的有毒中药:有密陀僧、广丹、铅粉等。铅是多亲和性毒物,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急性中毒者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慢性中毒者多为积蓄中毒,多发性神经炎、腹绞痛、贫血、脑水肿等。 含汞中药:朱砂、轻粉、水银等。汞为一种原浆毒,汞化物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并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含汞剂中药对肾脏的损害最为突出,汞剂经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吸收,外用通过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人体。汞盐被吸收入血后,以肾脏蓄积最多,肝脏次之。最小致死量为 70mg。 有毒重金属类毒性作用研究 含砷中药:如砒霜、雄黄等,砷为细胞原浆毒,作用于机体酶系统,抑制酶蛋白的疏基便失去活性,阻碍细胞氧化和呼吸,而且损害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发生各种病变,砷化物主要经肾脏排泄,无机砷在排出前于体内呈甲基化,可加重肾损害。成人中毒量为10mg,致死量为 0. 1 ~ 0. 2g。如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成人口服5~50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20~200mg。 多肽类 毒性成分为多肽类的中药有:毒蕈伞、紫菀、血色蕈、鹅茭蕈等。 毒蕈伞对肝脏损害最重,其毒素为毒伞肽和毒肽,毒肽作用于肌动蛋白的聚合)解聚体循环,从而损害细胞膜的功能,使肝细胞蛋白合成受到抑制引起肝脏损害。 血色蕈,鹅茭蕈中含有一类剧毒物质—蘑菇肽,以结构上来看,可分为毒蕈环肽(amatoxin)和次毒蕈环肽(phallatoxin)2种,以前者毒性最大,中毒时上吐下泻似霍乱症状, 8 h后毒性进入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 鞣质类 含鞣质类的有毒中药包括:五倍子、石榴皮、诃子、四季青、地榆、虎杖、老虎泡叶、橡碗、黄沧叶、酸枣根皮等 鞣质是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一般分为缩合鞣质和可水解鞣质。 研究表明,缩合鞣质的毒性较低,对肝脏无毒或只有轻度损害,而可水解鞣质的毒性较高,是直接肝脏毒,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脂肪肝、肝硬化。 其中五倍子中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进入机体后几乎全部被分解成倍酸与焦倍酸,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 强心甾体类 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制成的蟾酥,为重要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化合物。 其结构为类似强心甙元而有毒性的蟾毒配基类化合物。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 30 ~60 分钟后,首先有上腹不适,继则恶心呕吐,口唇青紫,四肢发麻,头昏嗜睡,甚至昏迷、心悸、心慌,以至休克,多数病人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 Company Logo 中药毒性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生物医药环境博士后论坛 名词解析 中药毒性物质基础: 指中药中某些有毒、或者对人体产生刺激性的化学成分的总称。这些化学成分可能是中药中的原型成分,也可能是炮制过程中产生的新成分,还有可能是进入体内经过代谢形成的原药物中没有的毒性成分。 背景简介 研究背景 世界上约有65% -80%的人服用草药,中草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防病和治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草药一向被认为具有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的特点。 但是近年来有关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报道日趋增多,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新加坡的“小檗碱事件”和国际上报道的“中草药肾病”及07年出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等事件 。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检测称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何首乌会引发肝炎和黄疸不良反应,等等。中药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刹时间在日本引起不同凡响。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 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不断爆出小柴胡汤有副作用的新闻,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医师、药剂师下达了要注意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的通告。1994年1月~1999年12月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 中草药肾病 90年代初比利时出现因服用含中药广防己的减肥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报道,并称此种病为“中草药肾病”。96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先后报告了不少类似病例。后经调查证实,原减肥药处方中的汉防己被错用成完全不同植物属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