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建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闻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建设.doc

论新闻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建设范文大全 论新闻职业道德 刚刚过去的2004年,虽然没有像2003年那样发生较多的新闻职业道德事件,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热点。2004年末,国家广电总局向社会公布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主持人队伍的道德素质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新闻界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广电总局应对日益严峻的改革和发展形势挑战,突出从人的思想行为规范着手,抓新闻队伍素质,强化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关注我国新闻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可能将成为以后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闻事业发展迅猛,新闻工作成绩斐然,社会有目共睹,但新闻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上演一幕“有偿不闻”的新闻腐败丑剧。2003年,京城某报记者孙振在担任报社热线部记者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以某电信发展总公司名义在开办“体彩”、“福彩”声讯台中以弄虚作假、欺骗公众相要挟,向采访对象索要钱款18万元,事发后被判8年有期徒刑。《娄底日报》原政治部副主任任新勇在警察与黑社会之间左右逢源,攀附权势,刺探消息,成为控制娄底部分官员的“地下组织部长”,1997年至2003年的7年间,他以绑架、诈骗、挪用公款方式敛财160万元。2003年4月20日,“红包”媒体控制了上海车展,报纸电视铺天盖地的新闻竞然和车商自己所做的广告相差无几,在厂商的操控下,部分新闻传媒完全丧失了客观立场。 以上所列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将其称之为新闻腐败现象,有的称之为新闻道德沦丧或传媒操守问题。当前,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新闻单位以新闻做交易的情况突出 有的以新闻当广告,向被报道单位收取费用;有的要求企业对举办的活动或栏目进行“赞助”;有的出卖栏目和节目时间;有的以“合办”、“协办”栏目的形式变相要钱;有的新闻单位要求记者接广告,并分配给他们具体的“创收”任务,以记者完成“创收”任务的情况来确定记者的工资与奖金;有的新闻单位甚至把“创收”的能力和实绩作为招聘任用记者的重要条件。武汉市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高级编辑胡桂林同志曾三次对湖北和武汉地区新闻界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00%的新闻单位存在着记者拉广告和“赞助”的情况;80%以上新闻单位给记者规定了“创收”任务;70%以上新闻单位出售或变相出售过栏目和节目时间;100%的新闻单位在“合办”、“协办”的栏目、节目中收取了一定费用;90%的新闻单位给拉广告的记者不少于广告费总额10%的“回扣”。 (二)新闻工作者以职谋私的情况较为严重 有的编辑记者利用发稿权、采写权在被采访单位和通讯员中吃喝拿要,向被报道单位索钱财甚至是住房、汽车;有的利用报道单位走后门、办私事;有的利用接触领导干部之便,让他们为自己说情办事;有的甚至利用职权干预立法、执法和党政事务。胡桂林同志的调查结果表明:100%记者编辑接受过被报道单位送的“红包”和礼品;60%的记者承认向被报道单位要过用车;40%以上的记者在被报道单位报销过包括旅差费、电话费、用餐费、交通费之类的单据;100%的记者吃过请;60%的记者求被报道单位办过私事。有68.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记者以职谋私的情况很普遍。 (三)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明显降低 有的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只把眼睛盯着“上面”,或者只盯着一些经济有实力的“大老板”,而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意见、批评、监督漠不关心,熟视无睹;有的记者到基层采访,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或摆架子,把新闻当作向人民群众索取好处的资本;有的由于得了被采访单位的“好处”,不惜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欺骗愚弄受众;有的片面追求收听率、收视率,以便招来更多的广告客户,故意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刊播低级庸俗甚至是不健康的内容,宣扬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污染社会,毒害群众。据调查,武汉地区由行业、企业、部门主办的报纸中,有40%曾刊载过不健康内容,而街头出售的各类小报中,有不健康内容的占80%。 (四)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受到挑战 由于有些新闻单位以金钱价值取向代替新闻本身的价值取向,使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新闻职业道德丧失。有的新闻单位只要收到别人的钱就不顾一切地为别人吹嘘;有的新闻单位对企业的新闻报道只是作为企业广告的配合形式。一家企业不管它的经济效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