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版针灸证型经脉主穴配穴(更新版)
〈1〉外感头痛:
(1)经脉:以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
(3)配穴:1 阳明头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2 少阳头痛(率谷、外关、足临泣) 3 太阳头痛(天柱、后溪、申脉)4 厥阴头痛(四神聪、太冲、内关) 5 风寒头痛(风门) 6 风热头痛(曲池、大椎)7 风湿头痛(阴陵泉)。
〈2〉内伤头痛:
(1)经脉:以督脉、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3)配穴:1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 2 肝阳上亢(太冲、太溪、侠溪) 3 痰浊头痛(太阳、丰隆、阴陵泉)4 瘀血头痛(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3〉紧张性偏头痛:
(1)经脉:以局部颈夹脊、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经为主。
(2)主穴:太阳、头维、风池、颈夹脊、太冲、足三里、三阴交。
〈4〉偏头痛:
(1)经脉:以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5〉面痛(相当于西医的三叉神经痛):
(1)经脉:以足太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2)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
(3)配穴:1 眼 部 痛(丝竹空、阳白、外关) 2 上颌部痛(颧髎、迎香) 3 下颌部痛(承浆、颊车、翳风、内庭)4 风 寒 证(列缺) 5 风 热 证(曲池、尺泽) 6 气血瘀滞(太冲、三阴交)
〈6〉落枕:
(1)经脉:以局部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3)配穴:1 风寒袭络(风池、合谷) 2 气血瘀滞(内关、阿是穴) 3 肩痛(肩髃、外关)4 背痛(天宗)
〈7〉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炎):
(1)经脉:以局部阿是穴、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为主。
(2)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
(3)配穴:1 手太阳经证(后溪) 2 手阳明经证(合谷) 3 手少阳经证(外关)4 外邪内侵(合谷、风池) 5 气滞血瘀(内关、膈俞) 6 气血虚弱(足三里、气海)
〈8〉臂丛神经痛(肩臂痛、腋痛):
(1)经脉:以手少阴、手阳明、手太阳经穴为主。
(2)主穴:极泉、肩髃、肩贞、少海、阿是穴。
(3)配穴:1 手太阴经证(尺泽)2 手少阴经证(通里)3 手厥阴经证(内关)4 手太阳经证(后溪)
5 外邪侵袭(合谷、风池) 6 瘀血阻滞(膈俞)。
〈9〉肘劳(肱骨外上髁炎):
(1)经脉:以局部阿是穴为主。
(2)主穴:阿是穴。
(3)配穴:1 手阳明经筋证(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2 手太阳经筋证(阳谷、小海)3 手少阳经筋证(外关、天井)
〈10〉腰痛(腰脊痛):
(1)经脉:以局部阿是穴、足太阳经穴为主。
(2)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3)配穴:1 寒湿腰痛(腰阳关)2 瘀血腰痛(膈俞)3 肾虚腰痛(肾俞、命门、志室)
〈11〉坐骨神经痛:
(1)经脉:以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大肠俞、腰夹脊、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12〉痹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1)经脉:以疼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辩证选穴。
(2)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3)配穴:1 行痹(膈俞、血海) 2 痛痹(肾俞、关元)3 着痹(阴陵泉、足三里)4 热痹(大椎、曲池)
〈13〉中风(中经络):
(1)经脉: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3)配穴: 1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2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3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4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
5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6 口角喎斜(颊车、地仓)
7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8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9 足 内 翻(丘墟透照海) 10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11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12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13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14〉中风(中脏腑):
(1)经脉: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
(3)配穴:1 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2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15〉假性延髓麻痹:
(1)经脉:以督脉、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通里、风池、完骨、翳风、金津、玉液、咽后壁。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0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 VIP
- 物理治疗学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技术.docx VIP
- Unit 3 My favourite food Lesson 2 Happy birthday, Amber! 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沪外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Andrews分析法诊断正畸.pptx
-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纲及答案2.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大全解析.docx VIP
- DB11T 1832.15-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5部分: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conv.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