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论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复习 第五册第二单元   一、基础知识部分:   1.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的生字、生词。   (1)生字:虚妄、辨伪去妄、颐、牟、汲取、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言而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墨守、不攻自破、辨伪去妄、寻根究底、平淡无奇、运筹全局、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持之以恒、不言而喻、锲而不舍。   2.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1)关于顾颉刚的介绍。“三皇五帝 ”指的是谁?   (2)关于培根的介绍   (3)关于丁肇中的介绍,“四书”指哪些书?   3.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怀疑与学问》是议论怎样做学向。   (2)《发问精神》的写作意图是提倡发问。   4.理清每篇课文的论证思路与结构层次。   (1)《怀疑与学问》: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第3段至第5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论证中心论点:第3、第4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第5段扩展开头,提出“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六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精当地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发问精神》:作者认为,“发问”就是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也是新发明、新创造的开端。文章阐述这些看法,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论点的不正确,说服力很强。   5.理解每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1)什么是中心论点?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区别?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2)《怀疑与学问》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分论点是: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发问精神》的中心论点是: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的;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6.认识什么是论证?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1)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2)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驳论中的“归谬法”。   7.学会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在写作或平时的训练中运用这两种方法加以论证。达到会运用,并运用恰当。   二、典型题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深蒂固(  )  锲而不舍(  )  汲取(  )  运筹全局(  )  biàn伪去妄(  )   腐草为yíng(  )  zī zī(  )不倦  不言而yù(  )  持之以héng(  )   2.改正下列书写有误的字:   A.不攻自破    辩伪为妄    国难危急    腐草为莹  (  )改为(  )   B.平淡无奇    寻根究底    日益丰富    一番风顺  (  )改为(  )   C.袖手旁观    根深蒂固    孜孜不卷    不知所措  (  )改为(  )   D.持之以桓    锲而不舍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  )改为(  )   3.常识填空:   (1)《怀疑与学问》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学家。“三皇五帝 ”中“三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求知》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国哲学家,马克思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3)“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4.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A.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识便不攻自破了。    (                      )   B.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                      )   C.但若要纵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    (                      )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