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草枯中毒 典型病例 贾某,女34岁 主诉:口服百草枯1口13小时余 现病史:患者约13小时前口服百草枯1口(量不详),伴 咽部疼痛不适,约6小时后到当地医院洗胃,后转入我院。 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意识清,言语清,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率98次/分,律齐。 处理:洗胃 查血肝功 血RT,C反应蛋白 建议血液透析(拒绝) 诊断 百草枯中毒 具有非选择性和触杀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 农业和园艺除草以及棉花、大豆等的催枯。 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 百草枯中毒 疾病转归 如何治疗和护理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什么性质和类型 是不是百草枯中毒 是不是百草枯中毒 确诊百草枯中毒 和患者的接触史有关 主要应与其他除草剂中毒鉴别, 注意是否混合中毒, 还应与其他引起肺间质病变鉴别。 是不是百草枯中毒 注意如下事项 1.血液、尿液百草枯浓度测定可明确诊断并帮助判断预后,但随着时间推移,血、尿百草枯浓度逐渐减低甚至难以测出。 2.百草枯接触史明确,特别是口服途径,即使临床症状轻微,没有毒检证据,诊断仍能成立 3.患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即早期化学性口腔炎、上消化道刺激腐蚀表现,肝和/或肾损害,随后出现肺部损伤,而毒物接触史不详又缺乏血、尿毒检证据,可诊断为疑似百草枯中毒。 是什么性质和类型 (1)轻型?百草枯摄入量20mg/kg,病人除胃肠道症状外,其他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 (2)中--重型?百草枯摄入量20~40mg/kg,病人除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系统受累表现,1~4天内出现肾功能、肝功能损伤,数天~2周内出现肺部损伤,多数在2~3周内死于呼吸衰竭。 (3)暴发型?百草枯摄入量40mg/kg,严重的胃肠道症状,1~4天内死于多器官功能 症状和体征 首发症状为口、咽、上腹部烧灼痛,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感、头晕等,继而出现显著口腔疼痛、口腔黏膜充血、黏膜皮肤瘀斑、结膜下出血、鼻出血及黑便。。2~3 d后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衰竭、顽固性低氧血症。 症状和体征 什么原因导致 什么原因导致 经口中毒者 局部接触百草枯中毒 注射途径(血管、肌肉、皮肤等) 接触百草枯者 什么原因导致 如何治疗和护理 临床尚无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 如何治疗和护理 1.催吐、洗胃与吸附?洗胃液注入吸附剂15%漂白土溶液。 2.导泻?用20%甘露醇、硫酸钠或硫酸镁等导泻,促进肠道毒物排出,减少吸收。患者可连续口服漂白土或活性炭2~3天, 3.清洗?不要造成皮肤损伤,防止增加毒物的吸收。 如何治疗和护理 促进毒物排出 补液利尿? 适当补液联合静脉注射利尿剂有利于维持循环血量与尿量,对于肾功能的维护及百草枯的排泄都有益。 血液净化?尚存争议。 如何治疗和护理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早期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中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可能有益,可选用甲泼尼龙、氢化考的松、环磷酰胺。 (2)抗氧化剂?临床研究未获得结果 如何治疗和护理 对症治疗 (1)氧疗及机械通气?急性百草枯中毒应避免常规给氧。基于对百草枯中毒毒理机制的认识,建议将PaO240mmHg(5.3kPa)或ARDS作为氧疗指征。 (2)抗生素的应用?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营养支持? (4)对症处理? 避免用胃复安等多巴胺拮抗剂,因为药物有可能减弱多巴胺对肾功能的恢复作用。对腐蚀、疼痛症状明显者,用镇痛剂如吗啡等,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等。 如何治疗和护理 其他治疗 肺移植用于重度呼吸功能不可逆性衰竭病人,国外有成功的报道 如何治疗和护理 监测与随访 患者就诊时立即抽血送检百草枯浓度,以后每3天监测一次,每日测尿百草枯半定量,晨起尿检,每日一次,直到阴性。同时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标记物、动脉血气分析、胸片(或肺CT)等,直到病情好转。 疾病的转归 国内百草枯多为20%的溶液,人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急性中毒病死率大约在50%—80%。由于百草枯的肺损伤特点,存活者应进行至少半年的随访,注意复查肺、肝、肾功能。鉴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出现感染、骨坏死等副作用。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