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型融资模型研究①.docVIP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型融资模型研究①.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型融资模型研究①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型融资模型研究① 缪 丹 作者简介:缪丹,博士,副教授,1999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2005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1999-2006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任教,承担《西方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上市公司财务结构、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为主研,承担国家级课题三项,主编教材两部,副主编专著三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2006年加盟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战略规划部总监。 内容提要: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商业银行实行信贷配给,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关系型融资的出现,使银行能完全掌握中小企业的内部信息,获得长期租金收入。关系型融资能减少代理成本,降低交易费用,救助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关系型融资模型研究显示,内部信息使银行能规避信贷风险,选择合适的关系贷款人。关系型融资要求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创新。 关键词:关系型融资 信息不对称 内部信息 制度创新 一、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约3030万个②,从业人员194亿人。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公有制企业,随着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非公有资本允许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而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表现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都不畅通。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的条件,所以中小企业融资仍主要求助于银行。 那么,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现状如何? 从表一、表二、表三抽样调查信息可以看出,而我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直至现在,商业银行大多只重视对大企业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得到银行的贷款难度大于大企业。 表一 不同规模企业资金来源分布比重(%) 企业规模(万元) 所有者 保留盈余 非正式股权 银行贷款 信用社贷款 消费信贷 非正式信贷 上市股票 发行债券 ≤50 423 139 62 54 83 154 85 0 0 51-100 322 118 44 206 7 185 48 07 0 101-500 277 103 08 226 66 278 27 09 06 ≥501 193 152 04 471 2 135 0 14 11 表一显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所有者出资和保留盈余,内源融资占了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资产5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银行贷款只占资金来源的54%,远远低于规模在500万以上企业的471%。 表二 商业银行对不同规模企业的贷款拒绝情况 企业规模(万元) 申请数量 申请次数 拒绝数量 拒绝数量比率(%) 拒绝次数 拒绝次数比率(%) ≤50 736 1537 478 6495 1213 7892 50-100 360 648 203 5639 375 5787 101-500 159 507 65 4088 224 4418 ≥501 46 152 12 2609 37 2434 合计 1301 2844 758 5826 1849 6501 表二显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贷款被银行拒绝的数量和次数逐渐减少,而小于50万资产的企业被拒绝的数量和次数是最高的。 表三 不同规模企业贷款申请情况 企业规模(万元) 企业数量 申请比例(%) 申请次数 成功数量 成功率(%) 贷款规模(万元) ≤50 235 17 209 159 76 10481 51-100 72 46 274 214 78 4788 101-500 82 63 449 391 87 6345 ≥501 29 83 227 199 88 22826 (表一、二、三资料来源:《向352家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中国金融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表三显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贷款申请成功的次数和数量逐渐增加。同时,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比例明显低于大企业,反映小企业对申请贷款成功缺乏信心。 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有理论上的原因和实际依据。 理论上看,Stiglitz和Weiss(1981)的信贷配给对此作了解释。银行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直接取决于贷款项目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无法对贷款企业的风险做出完全的信息估计,因此借助于利率作为筛选厂商的手段。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