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牧民網路版1.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牧民網路版1

老子曰:「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又名(《道德經》第36章) 問 題 與 討 論 ( 二專版 ) 牧  民 作者:管子 〈國頌〉中認為治國的要務為何? 何謂「四維」?其意義和效用為何? 請申論「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的意義。 這三篇短論具嚴謹之結構,試加以分析。 問 題 與 討 論 ( 答 案 ) 牧  民 作者:管子 〈國頌〉中認為治國的要務為何? 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主要政務在教人民按季節耕種,主要職守在使倉廩充實。 問 題 與 討 論 ( 答 案 ) 牧  民 作者:管子 何謂「四維」?其意義和效用為何? (一)四維:禮、義、廉、恥。 (二)參閲課文。 問 題 與 討 論 ( 答 案 ) 牧  民 作者:管子 請申論「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的意義。 (一)〈四順〉一則的第三條「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云云,即「予之為取」。 (二)《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與此近似,唯易流於權謀詐偽,有如《伊索寓言》 狐狸欲奪烏鴉口中之肉,先讚美其歌聲「甜美」,烏鴉一張口而肉掉下,為狐狸所奪。此政客作為,以詐術欺民,不足取。 (三) 《管子》此篇,須從「順民心」、「逆民心」以牧民而觀之,盡知統治者雖牧民實養於民,故先使之「佚樂」云云,而在上者方能安享權利。此兩利之說,是政治家的作為,非政客之流可同日語者。 問 題 與 討 論 ( 答 案 ) 牧  民 作者:管子 這三篇短論具嚴謹之結構,試加以分析。 〈國頌〉用正反相生法,前兩段正說其利,末段反揭其弊,而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警句作收,兼有先啟下章的作用。〈四維〉、〈四順〉兩章則用先結後析法,分別以「四維絕則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作為論斷,再逐層分析四維、四順的內容,盡而推闡其效用,從而彰顯其重要性。 牧 民 管 子 題 解 牧  民 作者:管子 本篇為論說文,〈牧民〉為《管子》一書首篇,原有〈國頌〉、〈四維〉、〈四順〉、〈士經〉、〈六親五法〉等五章,本課祇錄其前三章。牧的本義為牧養牲畜,引申為治理。〈牧民〉揭櫫千古治國牧民的大經大法,旨意至為簡明切要。第一章〈國頌〉,是〈牧民〉首章。頌,容;法。〈國頌〉,是指國家在政治上所呈現的治亂情形,總論國家治亂的現象及治國的方法,其要在民生的安定與民德的振興。第二章〈四維〉,闡述四維的意義與效用,並說明其和國家安危的關係。這是管子重視德治教化的重要見解。第三章〈四順〉,說明政事的興廢與民心順逆的關係,具有民本思想的特質。 題 解 ( 補 充 ) 牧  民 作者:管子 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治世:政治清明,國家安定、太平的時代。 揭櫫:引申為標明的意思。 櫫:作標誌用的小木樁。 作 者 牧  民 作者:管子 《管子》,舊傳管夷吾(西元前?~645年)著。夷吾,字仲。春秋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生年不詳,卒於周襄王七年。 管子少時微賤,因鮑叔牙的推薦,為齊桓公相,受命於危難之際,對內實行「富國強兵」,對外主張「尊王攘夷」,卒使齊國成為春秋首霸,維持天下安定的局面,更維護了以人倫為主的華夏文化。誠不愧為一位通權達變和深明實務的傑出政治思想家。 作 者 牧  民 作者:管子 《管子》一書,西漢劉向校定為八十六篇,現存七十五篇,其餘十一篇有目無辭。《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隋書?經籍志》及《四庫全書》則列之法家,實則於儒、兵、農乃至縱橫、陰陽等諸家兼容並蓄,不囿於一說。《管子》非一人之筆,一時之書,後代學者,踵繼發揚者眾,為管子學派融會先秦各家理論的總匯,具體展示了管子「富民興教」的藍圖。書中所載管子相齊的治國學說與事蹟,其內容多與先秦古籍相合,向為研究管子的重要文獻。書中論敘富國強兵的要務,齊民修政的正則,標本兼治,論卑易行,向為政治家所推重。 作 者 ( 補 充 ) 牧  民 作者:管子 86 –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