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如何指导初中品读领悟古典诗歌
谈如何指导初中生品读领悟古典诗歌
镇平县晁陂镇蒙古族初级中学 李玉灵
摘要: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反复朗诵、品味词语、是古诗词的有效法。反复朗诵品味词语马致远飘逸沉郁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积淀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智慧,闪烁着的精神之光如何将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有效地传给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向于侧重学生在课后是否能背诵诗歌,在教法上偏向单纯的灌输,教师讲的多,学生阅读少,侧重理解能力,忽视表达能力,更忽视了学生主体对诗歌文本语言本身的领悟与新课程的诗歌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我认为反复朗诵、品味词语、是古诗词的有效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言诗按2、3”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12”或221”的形式,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七言诗,特别是近体的,节奏一般都是上四下三,细分即为、、。有时候词义与节奏不符,诗人也并不因此改变吟诵的节奏。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划分好朗读节奏的基础上,朗读时要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把自己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读出诗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读《渔家傲》时你就是壮志难酬、苍凉悲壮的范仲淹;读《破阵子》时你就是豪迈奔放、热血的辛弃疾;读《过零丁洋》时你就是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文天祥,读《》时你就是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李商隐,读《春望》时你就是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杜甫。?
品味诗歌的语言首先是对动词和形容词的品味。这是因为,汉语中动词、形容词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首诗意蕴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这类词用得是否恰当和准确。举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贾岛《题李凝幽居》中有这样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什么贾岛经反复吟诵选择了“敲”字而没有用“推”呢?“敲”字暗示门已关闭,再联系“鸟宿”的意思,可知此刻已是深夜,在万籁无声之中忽然传出清脆的敲门声,更显得环境的幽静,这就有了审美情趣。如果用“推”来替换“敲”,那就只剩下一个僧人月夜访友的意思,意蕴浅多了。?再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一个“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景象,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所以动词、形容词的妙用,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很是够人玩味。
然后是叠词和拟声词的品味。诗歌中叠词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同时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适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比如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了七个叠词。“寻寻觅觅”表现词人百无聊赖,若有所失,四处寻找,毫无着落;然而寻觅无果,反倒增添了孤寂清冷的感受, “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凉、悲惨、忧伤之情怎能不一齐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仅此三句,已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这些叠词连缀成句,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古典诗歌中还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莅临长江之滨,耳听得落木萧萧之声,眼见那长江汹涌之状。再如骆宾王七岁时写过首《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全诗笔调清新活泼,诗人更是体察细致入微。其中,以响亮的声音开头尤为后人称道。一声声响亮的啼鸣从远方传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循声寻去:啊,原来是鹅向天曲项高歌,它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面,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波纹。此时,人们自然会被眼前的美景吸引。? ? 除数词外,古典诗歌在描绘形象的过程中,还经常用到表颜色的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色彩美,借以抒发作者的某种心情。比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