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语文周周(三)混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年语文周周(三)混答案

高一年语文周周练(三) 一、文言文练习 (七)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译文】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羞辱尸体,没有了名声可图;处罚那些主持丧事的人,没有了利益可图,人们为什么还要做那种事呢?没过多久,葬礼豪华的风气的停息了。 [文化常识]“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以___没有什么用……___ ②对___回答____ ③为_____作为、行动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 _____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禁之奈何? _______用什么办法禁止______ _____; ③非名之则利之也 _____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____ 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句首语气词,无义____; 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那些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非名之则利之也 (八)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⑥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选自《国语?晋语》) [注释] 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②叔向:晋国大夫。③系援:结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⑥纺:吊、悬。 【译文】董叔将要娶范献子的妹妹范祁做妻子,叔向说:“范家富有,我看这门亲事就算了吧!”董叔回答说:“我正想借婚姻的联系来攀附范氏家族呢。”婚后某一天,范祁向范献子诉说:“董叔不尊敬我。”献子就把董叔抓来捆绑了,吊在院子里的槐树上。正巧叔向经过那里,董叔说:“你何不替我去求求情呢?”叔向说:“你过去谋求联系,现在已经系上了;想求攀援,已经攀援上了。你想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有什么可请求的呢?” [文言知识]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 [思考与练习] 5.解释:①他日___往后的某一天______ ②执____抓起来______ 6.翻译:①范氏富,盍已乎! ____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_________; ②子盍为我请乎? ____你为什么不替我(这门亲事)_________;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___(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_? 二、文化经典练习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6)。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7)急不济富。”?(《论语·雍也第六4》) 原思(8)为之宰(9),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10)乎!”?(《论语·雍也第六5》) 【参考译文】?(一)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

文档评论(0)

gux2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