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备考高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doc

2016高考备考高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备考高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

高考备考:高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 一、运用材料的方法 1、由事例引出论题,引出观点。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不由叹息:你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啊!词人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和怜惜,因此才设想花的处境,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的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所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2、材料叙述紧扣中心,议论突出中心,字词照应中心。 ……破碎也升华着人生。破碎过的人,才会趋于完美。 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的小伙子,为了使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躲开从天而降的楼板,自己摔碎了一条腿,小伙子回答记者提问的救人的理由竟是“我喜欢她”。仅仅是姑娘每天经过工地时看上一眼,仅仅是永远没有指望的“喜欢”,小伙子毫不犹豫地用自己身体的破碎保护了他心中的美玉。 这是平凡的破碎,人们似乎更容易注意哪些非凡的破碎,那些破碎后耀眼的名字。 3、同类叠加,形成排比列举事例,造成事实胜雄辩的说理气势,增强论证力度。 人物例举概述式叠加 司马迁的破碎,是人生境界最完美的升华;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了悟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史铁生的破碎,铸就了他生死观哲学意义的超越;陆幼青的破碎,是人性尊严与死亡恶魔的搏斗中树立的生命高标。 引用描述式叠加 友谊是“此夕闻君谪九江”的元稹“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里对朋友的那份深挚的理解。 友谊是“三夜频梦君”的杜工部轻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时流露出的对李白那种深切的关怀。 友谊是‘恨无知音赏”的孟浩然“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的思今与牵挂。 友谊是在“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的情境中,温飞卿与故人“樽酒慰离颜”时割舍不断的缱绻与深情。 比喻(+诠释)式叠加 绿水是青山的明镜,映射出大山的巍峨与沉稳。 露珠是阳光的明镜,折射出太阳的明媚与鲜活。 海洋是蓝天的明镜,映射出蓝天的广博与深远。 冰川是企鹅的明镜,折射出企鹅的坚强与乐观。 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 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 牵挂是对事业的责任,有如高耸的航灯闪烁在大海深处。 希望是黑夜中的星辰,是芒芒大海上的灯塔; 希望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是寂寞人生的一首歌; 希望是此时种下的种子,是明年秋天的收获; 希望是母亲的一行热泪,是父亲的无言的沉默; 希望是新刷的起跑线,是生命之舟的动力源。 4、运用事例来提出对问题的思考。 我常常凝眸破碎,常常沉思破碎,我也常常因从破碎中玉成人性的完美而泪流满面。可是我又常常面对我无法复原的碎玉哽咽难眠,泪眼朦胧中,常常浮现自沉昆明湖的王国维先生身着前清服装的身影,怀揣文化典籍的“行走”。那一段玉碎海子的山海关的铁轨常常竖成我人生行走的栅栏。在这栅栏前,我常常为“玉为何碎,玉不得不碎吗”的问题徘徊。 5、运用事例来回答对问题深入的思考。 我有把握想通的倒是如何面对“不得不玉碎”的问题。 我知道,面对破碎,不要恐惧,不要回避,坦然面对。破碎时可以直接倾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苏轼对破碎的直接倾诉;破碎时可以升华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破碎的精神升华。不要拒绝破碎,因为破碎之后是沙砾的去除,是珠玉的提纯。 6、使用事例最应该注意的问题——事例要紧扣观点,突出观点。 病文 论点:事业成功在于勤奋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辍耕录》是怎样写成的吧?据说元末有个叫陶宗仪的人,他在松江时,一面从事耕作,一面著作,有所得辄录在树叶上。后来经过整理,写成了《辍耕录》这部书。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如果陶宗仪不是坚持不懈地勤勤恳恳地搞业余创作,又哪里有《辍耕录》的问世呢? 病症分析 《辍耕录》问世,靠的是“勤奋”,这则材料是证明“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的很好的论据,但上文却让人觉得说服力不强,原因在哪? ——原因在于作者叙述时没有重视材料中词句与观点的联系,未能字字句句扣紧论点,论据和观点之间也就缺乏强有力的逻辑联系了。 修改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辍耕录》是怎样写成的吧?据说元末陶宗仪在松江教书之遐,一面从事耕作,一面还紧张地著作。他凡有所得,辄录在树叶上,七年如一日,辛勤积存的树叶有整整的十余瓮。后来又经过整理、成书。共三十卷,题为《辍耕录》。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如果陶宗仪不是坚持不懈地勤勤恳恳地搞业余创作,又哪里有《辍耕录》的问世呢? 二、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训练 写议论文,同学们大多苦于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