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长们,不要替孩子成长,你们误会精英教育了
家长们,不要替孩子成长,你们误会精英教育了
近年来,精英教育被广大中国家庭所熟知,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当然,目前大家说的最多的精英教育不外乎欧美、英伦等国。然而,说到精英教育,最具发言权的应该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因为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皇室教育可以算得上绝对的精英教育。
辅政大臣透露出的中国皇室精英教育
“辅政大臣”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自古以来,这个职位在很多朝代都有设置,辅政大臣中最有名的,当属康熙旗下的团队:索尼,鳌拜,苏克沙哈,遏必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历代皇帝都要设置辅政大臣这个职位?有什么讲究吗?这里面的学问大大的。通常遇到这种问题,大家一贯的解释可能是,小皇帝还太小啊,老皇帝需要在生前钦点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来辅佐小皇帝,让他顺利登基啊,以免出现朝廷不稳的状况啊。
当然,这一点可能是当时皇帝老儿所考虑的。但是,仅仅只是如此吗?
在我看来,我们古代的皇帝老儿设置辅政大臣,远远不止辅佐朝政那么简单,其实,这可能是一种极高明又残酷的皇室精英教育。
先说康熙皇帝吧。顺治驾崩时,给康熙留下了几名辅政大臣,其中鳌拜为大头目,掌管朝中重任。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当时鳌拜独揽朝廷大权,仍把持着权力不放,要把年轻的皇帝变成任凭自己摆布的傀儡。
?“是可忍孰不可忍”,年轻有为的康熙不能容忍鳌拜这样骄横凶狠的权臣,他想自己独当一面,但是摆在面前的重中之重便是,先铲除鳌拜,唯有此,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于是康熙暗中准备,挑选了一批有勇力的少年侍卫在宫中练习摔跤。鳌拜以为这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不以为意,他误以为“帝弱好弄”,“心益坦然”,未加戒备。
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具有崇高威望和非凡才智,不容许任何人侵犯自己心爱的孙子。她暗中帮衬孙子,于是朝中各种势力迅速地倒向康熙这一边。等到培养的时机成熟,康熙与索额图密谋,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便当即宣布鳌拜罪状。在鳌拜单独入朝时,由布库少年突然擒拿下狱,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
康熙夺回政权,经过周密策划,精心布置,不动声色,没有动用大军,没有经过恶战,在社会上未发生重大骚动,所以人们评论他:“声色不动而除巨恶,信难能也”。
康熙清除鳌拜集团,使皇权巩固,扭转了将要衰退的政策趋势,撇开了阻挠历史前进的保守力量,使清王朝的封建化和满汉融合的政策得以贯彻,为进一步恢复生产力,削平割据,抵御俄罗斯入侵,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繁荣的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历时两年,铲除了辅政大臣鳌拜,康熙16岁收回皇权,才真正彻底掌控了国家大权。之后顺利平息三藩之乱,抵御外敌入侵,造就康乾盛世。
替孩子答卷 皇室精英教育遇阻
古代朝廷内的政治斗争是十分残酷的,甚至不逊于战场的残酷。老皇帝深谙此道,于是设置了辅政大臣,除了辅佐皇帝政务之外,还借此锻炼小皇帝独立、坚韧的战斗品格。只有经历了这些挑战,小皇帝才有本事面对之后更加强大的敌人。
所以说,辅政大臣不仅是老皇帝留给小皇帝的辅导,更是他留给小皇帝的家庭作业和人生考卷。
然而,与康熙相反,同治则没有领悟父亲咸丰皇帝留下辅佐大臣的真正用意,或许,他还没来得及领会父皇给他的精英教育,却被母后一手把持朝政,吃了大亏。
与顺治皇帝一样,咸丰皇帝同样留下了一批辅政大臣作为家庭作业给同治皇帝,然而事与愿违,同治皇帝却并没有像康熙皇帝一样,成为一代明君。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问题就出在同治皇帝那位爱子心切的母亲慈禧太后身上。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然而,不知道这位“伟大的母亲”是爱子心切还是爱权心切,她擅作主张,挺身而出,替同治皇帝和辅政大臣们斗得死去活来,想替孩子完成父亲留下来的考卷。
在这一点上,同治皇帝没能在与辅政大臣的斗智斗勇中获得成长,而是得过且过,昏庸无能,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昏君。之后的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没有被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皇帝。
这,可能要怪那位充满母爱的母后,是她将孩子成长的机会给隔断,将孩子扼杀在成功的摇篮里。可以说,这位母亲完全搞砸了皇室精英教育的真正意图,最终酿成了大错。
最好的精英教育:陪孩子成长,别替他们成长
或许,我们可以从古代皇室精英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上,获得一些启发。在当今社会,为了让孩子有出息,家长们可谓操碎了心,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好、办好,甚至把孩子将来的前途都设计好了。
孩子上小学,替孩子收拾书包,背书包;孩子要有特长,替孩子报兴趣班;孩子去旅游,替孩子在车上抢座位;孩子要考大学,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孩子上大学,替孩子扛行李,收拾床铺……孩子有什么事情,最忙的是父母。
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向我们发问:你的那些设想和做法,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吗?即使什么都替孩子打点好了,你能够真正替孩子把人生的路走到底吗?
家长包办一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