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与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关系.docVIP

传统中药与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中药与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关系

传统中药与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也称为“国药”。中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在防治流感、非典、手足口病等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反应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通过和利用“中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其进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中的最大作用,达到人们强身健体目的,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中药市场现状 历史上形成的全国中药“四大药都”(江西樟树 安徽亳州、河南百泉、河南禹州、河北安国),“十大药材市场”(甘肃文峰、湖南廉桥、河北安国、广州清平、河南禹州、成都荷花池、湖南岳阳市、鄄城舜王城、江西樟树、陕西商洛)是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进行贸易交流重要场所,为药材的种植者、饮片加工者、中药需求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场所和买卖途径,而今辉煌不在,即使尚存的个别市场仍在延续的,但没有过去的市场火暴景象,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交量远不如成药、药品与保健品。 因工作关系,以郎溪县为例,县内有药品(含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一个,乡镇以上卫生(医)院17个,在经营的零售企业74个(其中:有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零售企业16个)。 乡镇以上卫生(医)院正常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业务的有4家;零售药店正常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业务的6家。 中药(药材、饮片)与西药的批发营业额比例约是3:100;中药(药材、饮片)与西药营业额的比例约是10:100。 医疗机构设置的中医科室,开出的实际处方仍是以使用西药具多,乡镇医院、卫生院无中药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药品零售药店有中药格斗无处方来源也是常事。 县内中药材种植也仅限于吴萸、太子参、桔梗等少数品种,近年来种植数量逐渐减少,而县内无一家从事固定中药材收购业务的企业。 二、原因分析 (一)价格极不稳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价格此起彼伏,已是完全市场化运作。“板蓝根”、“太子参”、“白术”、“金银花”、“车前子”、“吴萸”、“茱萸肉”、“三七”、“人参”等,因受产量、市场需求、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历年比较其价格涨跌都在数倍或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上下,而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来年种植数量,波动变化差异大。为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药品生产企业投料、中药(饮片)批发企业的购进,短期行为具多,全凭自己的经验和预测,现款现货的多、大量储备的少,长此以往自然形成市场的恶性循环。 (二)货源渠道不确定 由于价格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采购方只得“随行就市,水涨船高”,所采购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低来低去,高来高卖”,使老百姓有“黄金有价,药无价”之感,临时脱销品种难以及时配齐,“代替品种”也会随之出现,消费信赖受到影响。如2003年“非典”流行之时就有板兰根、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中草药)在市场脱销,价格上涨数倍、甚至数百倍,花高价还进不到货。 (三)商品储藏要求高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水分、淀粉、蛋白质、色素、脂肪、挥发油等成分的最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2、中药材、中药饮片易受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尤其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为饮片后,再经过干燥,含水量减少,吸湿性大,所以易吸潮、生霉、虫蛀。 3、夏季尤其是霉雨季节,空气温度大,中药材容易受潮发霉,需要经常对一些中药材必须采取灭虫、曝晒、烘烤、筛选等措施,防止变质、腐烂。 4、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养护中有“一片落地,十片无利”之语,产生质变后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弃之不用,但毕竟加大了经营成本。 (四)中药处方来源少 1、病人就诊率低:中医诊治是运用的“阴阳五行”、“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理论,其用药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之,某些药物需先煎后下、某些处方需自备“药引”,煎药过程比较繁杂,出门携带不方便,服之又苦不堪言,特别是些“急症”病例,难以迅速见到效果,而病患者的心情却是巴不得“立竿见影”,因此,除“名医”、“专家”坐堂外很少有病人就诊。 2、中药店难以吸收正规处方: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主要还是来源于医生的处方及其药品的供应,而中医中药所占其中的比例远不如西医西药所占的比例,有限的中药处方院方当然设法阻止外流。社会民间的“单方”“验方”不被法律所认可,所以中药的零售业务困境,可想而知。 再者,中药品种繁多,处方医生辩证施治、用药喜好不同,部分中药店中药品种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处方的要求,因而有处方配不齐药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五)中药的管理人员匮乏 中药的管理要求较高,在中药的采购方面:是否道地、是天然还是人工产品,要分析产品的质地;在验收方面:色泽、干湿度、是否正品,则需要具有丰富的鉴别实践知识;在临方炮制时冲、炒、煅、淬、碾、磨、煎、炙等既要有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其有害成分,存其有效成分,)又要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在储藏方面:应根据中药的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