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五章第一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五章第一节

第十五章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的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物种的丰富程度(最直观,最基本)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物所处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药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大量野生生物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它们的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中国生物多样性 物种丰富 特有属种多 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种类丰富 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中国生物多样性价值初步估计(单位:万亿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40亿年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东方白鹳 黑 鹳 金 雕 大 鸨 绿孔雀 台湾猴 白头叶猴 川金丝猴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均表现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导致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进化 基因是遗传的信息,基因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变异等决定遗传的多样性 遗传和变异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 霍霍巴种子制取霍霍巴油,为高级润滑油和制造化妆品原料 科学研究价值 生物的各种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可以给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以重要的启示。 美学价值 大自然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生物多样性具有的重要生态功能 物质循环 净化环境 改良土壤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今天的无名小草 也许就成为明天 的抗癌药物 39.33 总计 0.13 保留使用价值 0.09 选择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0.40 净化污染物价值 0.27 涵养水源价值 6.64 土壤保护价值 0.32 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价值 3.11 O2释放价值 3.27 CO2固定价值 23.3 有机质生产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0.78 直接服务价值 1.02 产品及加工品年净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 东方白鹳 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 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 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 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 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 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雕 别名洁白雕、老雕,属于鹰科,学名为 Aquila chrysaetos。 大型猛禽。全长86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栗褐色。未长成时,头部及颈部羽毛呈黄棕色;除初级飞羽最外侧的三枚外,所有飞羽的基部均缀有白色斑块;尾羽灰白色,先端黑褐,长成后,翅和尾部羽毛均不带白色;头顶羽毛加深,呈现金褐色。嘴黑褐色,基部沾蓝。趾、爪黄色。 多栖息于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平原少见。性凶猛而力强,捕食鸠、鸽、雉、鹑、野兔,甚至幼麝等。繁殖期在2~3月间,多营巢于难以攀登的悬崖峭壁的大树上,每窝产卵1~2枚,青白色,带有大小不等的深赤褐色斑纹。孵卵期44~45天,育雏时雌雄共同参加,雏鸟77~80天离巢。遍布于我国东北及中西部山区,为留鸟;偶见于安徽滁州、江苏镇江、浙江温州等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鸨 别名地鵏,属于鸨科,学名为 Otis tarda。 大型鸟类。全长约100厘米。雄鸟头、颈和前胸青灰色;喉部近白色,细长的纤羽在喉侧向外突出如须;雌鸟喉部无须。上体余部大部淡棕色,满布黑色横斑;两翅大部灰白而飞羽黑色。中央尾羽栗棕色,黑斑稀疏,羽端白。下体自胸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