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兵山文化

调兵山文化整理 目 录 第一章 调兵山金文化传说 第五章 调兵山文化遗址 第二章 调兵山—孝文化城市 第六章 调兵山地理环境 第三章 调兵山之兀术城 第七章 调兵山简史 第四章 锁龙沟由来传说 第八章 调兵山景点 第一章 调兵山金文化传说 调兵山,一个与历史相关的名字千年以前,一个来自北方马背上的骁勇民族,在这里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相融会的辉煌画卷,在这里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戏.金国名将完颜宗弼(兀术)曾在这里调兵遣将一举亡宋,从而赋予了这里多重的历史使命:一处军事要隘,一座屯兵重镇,一个交通枢纽,一方精神圣地。 金起源于女真族,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骁勇民族,耐极寒、耐饥渴、善骑射,它原属辽国的一个部族,由于不堪忍受辽国契丹人的欺辱,在金太祖完颜阿古打的率领下与宋合力灭亡了辽国,为了进一步统一天下,阿古打命完颜宗弼在调兵山调集各部兵马演军习武。天会四年秋,分三路兵马南下,一举灭亡了北宋,掳徽、钦二帝北归并驻留于调兵山,因之而留下了许多名胜与传说。调兵山位于铁岭市西35公里,距离沈阳96公里,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 辽金文化的本质从辽国、金国作为游牧民族,却不惧高山险阻勇敢的走出草原,向中原扩张,开拓自己的疆域,他们的血管中喷流的是奋勇开拓的热血,金文化的精髓,说到底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一种不断地展示自己强大张力的精神,一种志在图强创新的精神。在新世纪的今天,调兵山这座古城正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而成为一座新兴的旅游胜地,迎候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兀术当年调金兵,此地今修兀术城”。矗立于调兵山市兀术街内的兀术城,延用了金代青砖青瓦风格、占地176亩。它的建造源于一个传说,一千年前,金代元帅金兀术确在此调兵伐宋。   相传早在公元1126年,金代元帅金兀术为扩张女真族在中原的势力,以调兵山为军事基地,在此演兵习武,为调兵山历史写下浓重的一笔。在调兵山市,人人都能讲上几段关于金兀术调兵遣将和宋徽宗坐井观天的故事,“金朝那点事儿”,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1987年在调兵山太平山上出土了两面铜镜,直径30多厘米,经过考证是辽金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铁岭博物馆。历史不仅留下了遗迹,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金兀术调兵的民间故事,并由此而产生了相关的村名,如锁龙沟、兀术街、太平山等,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些由历史遗存宗教祭祀形式而产生的神话传说,如北山神仙洞、调兵山山顶古井等。还有关于农时历事所产生的民间故事,如《荞麦姑娘》。   调兵山之名确因金兀术而起?徽、钦二帝是否真在调兵山锁龙沟“坐井观天”?调兵山市旅游局局长陈捷曾在采访中表示:“传说与考古是两回事,前者只是源于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而考古则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以货真价实的出土文物服人。如果以后一标准论,调兵山源于金兀术在此练兵而得名,实无确考;但在调兵山一带,大量辽金时代的出土文物与年代久远的奇异地名,却又使人不免产生种种联想。 ”   民间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尽管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大金国在灭掉辽国之后,与北宋交战。金与北宋交战的过程中,曾以此地为大本营调兵遣将。当年,金国大元帅兀术就曾在里调兵遣将,进发中原。后来,北宋战败,徽宗和钦宗被生擒。金人在俘获徽钦二帝之后,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押解他们北赴上京。要他们跪拜在大金皇帝的脚下,叩首称臣。 从燕京经中京到上京,这里是必经之地。当金人押解二帝从中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近谷雨时节。此时,春意盎然,百鸟欢唱。这里,北依兀术峰,南眺龙凤山,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绝佳圣境令二帝不由得想起开封仲春的情景。他们向金人提出要求,要小住几个月。金兵把二帝的要求报告给大帅兀术。兀术想,从这里到上京还有1000里。大约再走一个月就能到达。开国庆典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四,七月中下旬起程也不迟。让他们先在这里住这几个月也无妨。于是,兀术就应允他们在这里住了下来。 二帝随行的有近2000人。但是,这个屯子却一下子却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于是,金人就把他们安排在附近十里八村的地方,拨给了土地,让他们种地自养。二帝则被安顿住在枯井的亭子上。金人还随山就势给他们搭建了“行宫”。所谓“行宫,”就是将山脚削去,随山就势地盖起房子,形成半地下的“地窨子”。“行宫”与井亭有走廊相连。二帝可以从“行宫”走到井亭上面,眺望远方。 在金人的想象中,二帝是两个妖怪。为了困住这两个妖怪。金兀术还特意打造了一条两寸多粗的铁锁链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