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除木质素
目前利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方法主要是在纤维素转化阶段之前利用溶剂或化学品脱除木质素的方法,秸秆等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利用思路如下:
利用溶剂或化学品溶解木质素的过程往往需要高温处理,一旦降温,木质素即沉淀析出,易造成浆液浓稠,设备结垢的难题。超临界方法作为一种绿色化学的处理工艺,目前已经在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过程中有所应用,主要原理是在超临界状态下利用CO2等溶剂及改性剂的作用破坏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链接,达到提高木质纤维素产糖率的目的。可以查询到的专利有:一种以棉籽壳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类化合物的方法(CN10座机电话号码A,2013年5月公布);一种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CN101565725A,2009年10月);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木质素(CN10座机电话号码A,2014年1月公布);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木质素(CN10座机电话号码A,2014年1月公布)等。综合以上处理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可归纳如下:
a 样品处理;
粉碎机处理样品,使样品的表面积尽可能增加。
b 木质素去除;
利用醇(甲醇,乙醇,丁醇,戊醇)、超临界CO2(31度,1072 psig)、亚临界水 250-280度 、超临界水( 374度, 221 bar)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反应萃取溶剂。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的方法处理木质纤维素样品。有报道采用流量20g/min CO2,33%的戊醇水溶液作为萃取剂,在180度,15MPa的条件下处理秸秆后,其最终产糖率由8%提高到93%,木质素去除率达到90%。
为了防止木质素沉降聚集,制备木质素微粒(粒度范围50-500微米),在脱除木质素的过程中有专利提出了采用多级降温降压的措施。
c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经过有机酸/无机酸进一步除杂后,可获得的产物为微晶纤维素,可直接用于发酵或与氯乙酸,氢氧化钠,尿素,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物质反应制备氨基甲酸酯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等醚类化合物。
除了专利中报道的方法外,《High pressure delignification of eucalyptus wood by 1,4 dioxane CO2 mixtures》文中研究了桉木的高压萃取反应,以CO2和1,4-二氧环己烷为萃取剂,在17MPa,160~180℃下进行萃取,反应温度在低于180℃时,纤维素损失较小。在萃取黄色白杨树中的木质素的试验中,以白杨树木为固定相,利用超临界氨水进行去木质素研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浓氨水(22-25%),预处理压力为27.2MPa,200℃的条件下,1 h内可从原白杨木中得到70%木质素,50%半纤维素,损失15%纤维素。
《纤维乙醇发酵残渣中酶解木质素的提取与表征》一文中采用碱法对杨木纤维酶解发酵产纤维素乙醇的残渣进行木质素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NaOH 40 g/L、料液比 1∶30、反应温度60℃、反应2.5小时后利用盐酸调节体系pH至1.5可获得大量沉淀木质素,得率达到37.34%。但是由于文章中原料为酶解废渣,未提及纤维素相关数据。不过《Chem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A Review》中提及该处理过程的原理是木质纤维素原料和碱液发生反应时,天然木质素转变为碱木质素而溶解在碱溶液里,天然纤维素发生溶胀润胀,转变为碱纤维素沉淀出来,纤维素分子能保持原来的基本骨架。对碱纤维素沉淀物用 10%~15% 的碱液二次浸渍,可使原料中的木质素进一步除去的同时使纤维素原纤化,纤维的直径变小,长径比增加,结构变得比较疏松,可及度提高,使反应物容易抵达,反应性能增加。
《磷酸丙酮法分离玉米芯三组分的研究》一文中将玉米芯与浓磷酸(固液比8:1)混合,在50度条件下反应1小时,加入冷丙酮后离心可获得木质素,上清液经碳酸钠中和后进行酶解,24小时的酶解率就达到了90%,但是经过FTIR和SEM分析该法完全破坏了玉米芯的三组分之间的键,半纤维素处理过程中被部分降解,纤维素晶体结构被破坏。
同时,原作者在《Hydrolysis of sweet sorghum bagasse and eucalyptus wood chips with liquid hot water》文章中也利用了高温液态水法处理甜高粱秸秆,SEM发现其沿径向的纤维条有碎裂,虽然纤维条连接松散,但仍是有序排列,说明高温液态水法处理较磷酸丙酮法处理强度温和。高温液态水溶解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机理类似于酸溶解机理,利用水在高温高压解离出H+和OH-催化水解,也称为无酸水解。《Hydrolysis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n water un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版信息技术18使用橡皮擦工具.doc
- 北京科技大学电化学作业思考题-材科.doc
- 北京精准企划谈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系列之三百六十九中小鸡汁调味料企业怎样才能把产品销量做过亿元.doc
- 北京精准企划谈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系列之一百九十三中小海参企业怎样才能把产品销量做过亿元.doc
- 北京精准企划谈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系列之一百九十四中小大闸蟹企业怎样才能把产品销量做过亿元.doc
- 北京精准企划谈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系列之二百二十八中小保健饮料企业怎样才能把产品销量做过亿元.doc
- 北京的城市格局.docx
- 北京西山上二叠统红庙岭组沉积现象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docx
- 北京苍穹土地利用变更系统V30操作手册20160113.doc
- 北京豪格电解水的生成及其原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