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成年羊细胞克隆羊不仅开辟了广阔的科学上的可能性, …
Passage 1
略改自互联网品译《围炉夜话》,题目为编者所加,全文(含标题)英译,329字符
幼教与自省
偶得一联“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细玩之下,若有所悟。
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往往决定于他的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又往往决定于童年的教养。因此,教养孩子必须自幼时,便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光明磊落的人格,以及一种正直宽大的胸怀;那么长大以后,无论在何种境况,也总能保持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
为人在平日的生活中,便要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修养,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总可以由身心两方面来反省所作所为,是否有怠惰而不够勤奋的地方呢?如果有这种现象,而还不觉得忧心,若不是对不起别人,就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了;所思所想,是否缺乏自我砥砺的警惕呢?如果有这种情形,那么便失去了向上的生命力,没有进步便是退步。怎可不随时自我警惕呢?
Passage 2
选自互联网品译《围炉夜话》,题目为编者所加,全文(含标题)英译,347字符
“信”与“恕”说
《说文》上对“信”的解释是“人言也,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由此可知,“信”就是人所讲的话,不是人讲的话才会无“信”。一个人如果无“信”,别人也就不把你当人看待,那么你又有什么颜面和别人交往呢?我们都说,没有信用的人就是没有人格的人,没有人敢和他交往,因为怕自己的付出会换来谎话。没有信用的公司,更是没有人敢和它做生意,免得受骗。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信”是多么重要,所以说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人在社会上做事,不能只为自己的立场着想,总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境况互调想过,才能客观地处理事情,既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判断不公。许多事都是要许多人合作才能成功,而“恕”便是许多人在一起不会产生纠纷和磨擦的润滑济,所以说它是与人交际最重要的修养,值得终生奉行。
Passage 3
标题及文中划线部分英译,395字符
墙缝里的小草
《读者·原创版》2013年1期 卷首语
朋友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生意清淡,好在地处闹市,临窗又是无敌河景,还有免费的Wi-Fi和茶水,不利用一下着实可惜。于是,这里成为我们歇脚小聚的绝佳去处。最初,这栋大楼里只有咖啡馆、书吧、培训班、平面设计作坊,去的次数多了,我就留意到,楼中店越开越多,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有次聚会,室内阳光甚好,我懒病发作,不愿下楼吃饭,说楼里要是有家送外卖的就好了。不到半个月,这里还真就开了家餐馆。上周,我去朋友店里,他递过一张优惠券,说是楼上新开了家理发店,请他帮忙做宣传,如果理完发再去隔壁做皮肤护理,还能享受更优惠的折扣。
掐指一算,截至本月中旬,这栋大楼里除了旅馆,你能想到的买卖应有尽有。愿意上20层楼消费的客人可不多,但楼中店胜在价格,1000多块钱就能拍一套拿得出手的婚纱照,花20块钱就可以在咖啡馆坐一整天—低价的诱惑,“草根”无法抵挡。楼中店房租便宜,很多店家没有营业执照,更不用提交税,于是降低了成本。我不是鼓励温饱险中求,我只想说,如果创业的成本能够承受,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考公务员了。
尽管社会一再鼓励年轻人自己创业,但如果鼓励只是象征性的,恐怕也无济于事。堂弟开了一家蔬菜冷库,摆平各路人马耗费了他大量精力,至于经济投入,我只能说,幸亏他是“富二代”。总之,创业路上的障碍很难荡平。但一些资本和雄心不成正比的年轻人还是拼尽全力,就像生长在墙缝里的小草,不放过任何阳光、雨露,抓住机会,在狭小的缝隙里生长。
因为朋友的关系,我也和一些楼中店的小老板熟悉起来,进而有了深入接触的机会。其中一些人有体面的工作,嘴上说开店不过图个乐子,但还是掩饰不了做一番事业的理想;另一些人是单纯为生活打拼。大家的生意普遍很一般,于是经常聚会,在聚会时又会忍不住谈谈自己的计划。我列席过几次这样的“商业论坛”,听他们分享赚钱的门道。有人甚至倡议,大家一起合作做一本宣传册,把各家的信息都登上去,每家楼中店都放几本,互相宣传,理由是,喜欢在楼中店消费的顾客会愿意知道更多的楼中店……
每次听到这些人高谈阔论,我都很兴奋,因为这样的对话是积极的、明朗的。我生平忍受不了两种人,一种喜欢吹牛,还有一种年纪轻轻就暮气沉沉,貌似参透社会,开口就是托关系、走门路,而这两样我都没有,所以只会深深地绝望。
若干年前,也是一个灰蒙蒙的冬天,眼看就要毕业,我还捧着简历四处兜售自己,心情灰暗可想而知。有一天泡图书馆,我翻到一本《光荣与梦想》,里面有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仍旧信心十足地奔波在求职路上,口袋里的几个铜板撞得叮当乱响。年轻人的心态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活力。今年我遇到了很多这样的青年,无论是做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还是为创业打拼,都很努力地去做,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