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ADR的需求响应项目综述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OpenADR的需求响应项目综述 2016/6/12 An Overview of the Demand Response Project Based on OpenADR 答辩人 :卢超 1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 2 自动需求响应 基础理论 4 自动需求响应的基础设施 3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项目 报告内容 1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 需求响应作为平衡供需、消纳新能源、促进节能减排的新型手段,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率先提出了开放式自动需求响应(OpenADR),OpenADR因其开放、自动等显著特点而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实践。需求响应已发展了多年,有必要对其研究成果、项目实践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作为综述类文章,本文所做工作如下: 介绍了ADR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价格型需求响应的基本原理、实施机制、项目效果 阐述了实现ADR所需基础设施。 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 2 自动需求响应基本理论 电能供应商通过AMI获得用户的实时负荷信息,根据当前发电量和电网运行状态,向用电终端或负荷聚合商发送DR信号(电价信息、用电指导建议等)。 终端设备接收到DR信号后,可触发预先设定的程序而响应电网DR信号,执行电网的建议性或强制性的操作,同时获得用电补贴;当用户不接受该响应策略时可自愿退出。 自动需求响应的概念 自动需求响应的特点 自动:无需人工操作,只需触发程序 开放:使用开放、非专利、被工业标准认可的数据模型 灵活:提供灵活、跨平台、互操作的通信接口和协议 自愿:用户自愿参与,可在DR执行的任何时候选择退出 2 自动需求响应基本理论 业务类型 具体分类 说明 价格型需求响应 分时电价 (Time of Use Pricing) 电价随使用时间可预见性地变化 实时电价 (Real-time Pricing) 电价随时间或某地区的供求比而动态变化,其更新周期可低于1小时 尖峰电价 (Critical Peak Pricing) 电价在用电高峰期显著变高 需求响应业务类型 激励型需求响应 直接负荷控制 (Direct Load Control) 电网即将过载时,进行短时停电 可中断负荷 (Interruptable Load) 用户与供电公司签订经济合同,用户有义务按时中断合同上约定的负荷量 紧急需求响应 (Emergency Demand Response) 电网在紧急状态下发布削减指令,参与用户削减负荷并能获得补贴 需求侧竞价 (Demand Side Bidding) 市场允许用户通过竞价或者合同订购的方式参加需求响应项目 容量辅助计划 (Capacity Ancillary Service Program) 用户提供削减负荷作为系统备用,替代传统发电机组或提供资源 2 自动需求响应基本理论 电力供应商通过电网侧接口获取电力负荷信息,并将电量供需信息发给DRAS 用户和聚合商通过用户侧接口传输负荷信息,获取DRAS发布的DR信号 整个通信架构以DRAS为枢纽 需求响应通信架构 2 自动需求响应基本理论 需求响应 应用场景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业务是一种稳定、持续的激励方式,且其实现较简单,容易得到用户的支持,因而被国内外开展的需求响应项目广泛采用。本章在学习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成功的试点或示范项目,对基于价格的自动需求响应项目做出具体阐述。 3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项目 3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项目 根据电力负荷曲线的走势,考虑曲线上各点处于峰、谷、平时段的概率,根据其分布特征划分时段。 考虑不同时间段内供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和供电成本,将单位负荷供电成本增量曲线的拐点作为划分峰谷平时段的依据。 考虑用户需求响应的效果,先划分出基础时段,然后比对各时段分界点处电力负荷的变化情况,评估各时间节点处用户对分时电价的响应程度,进而修正时间节点。 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方法 3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项目 峰时段电价与谷时段电价之比称为峰谷价比。峰谷价比在我国一般为2至3倍,在国外可达8至10 倍。为使分时电价收到良好的 削峰填谷效果,要综合考虑峰谷电量、用户响应和供需双方利益均衡三方面的因素,对峰谷电价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和调整。 根据不同时段、不同用户的供用电成本的差异来定价。 根据用户需求响应来建立定价模型。现有文献利用消费者心理学理论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用户响应度曲线的参数辨识模型;利用纳什均衡原理对电力公司和用户进行分析,分别求解出电力公司的最优价格策略和用户的最优电力需求(即纳什均衡点)。 分时电价定价策略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