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操汇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有氧运动 内容介绍 1、八段锦介绍 2、易筋经介绍 3、养身保健操介绍 第一节 八段锦 到了宋代,“八段锦”体系已基本形成。“八段锦”分为文八段和武八段两种。文八段是坐势进行的,武八段是站势进行的。 一、坐势八段锦 明人周履靖编的《夷门广牍》一书,辑有导引图72种,并有做法说明。其中《夷门广犊·八段锦引诀》就是所说的坐势八段锦”,后人也称“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总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乎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十二段锦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第一势 第一图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忘心中杂念。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倚靠。握固者,握手牢固,所以闭关却邪也。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 第二势 第二图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项,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呼,不宜耳闻有声。 第三势 第三图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记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叉之手,移两手掌掩耳,以第二指迭在中指上作力,滑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闻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一先一后,共四十八声。仍收手握固。 第四势 第四图 微摆撼天柱 天柱即后颈。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头左右摇摆,各二十四次。 第五势 第五图 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赤龙即舌。以舌顶上腭,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汩汩有声吞下心暗想,目暗看,所吞津液直送到脐下丹田。龙即津,虎即气。津下去,气自随之。 第六势 第六图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相搓擦极热,急分两手摩后腰上两边,一边徐徐放气从鼻出。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以两热手摩三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第七势 第七图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闭口鼻之气,以心暗想,运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觉似有热,仍放气从鼻出。脐轮,即脐下丹田 第八势 第八图 左右辘轳转 曲弯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般,右手亦如之。此为单转辘轳法。 第九势 第九图 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 放所盘两脚,平伸向前,两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于头顶,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着力上耸、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于头顶,又托上。共九次。 第十势 第十图 低头攀足频 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仍收手握固,收足盘坐。 第十一势 第十一图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再用舌搅口内,以候神水满口,再鼓漱三十六,连前一度,此再二度,乃共三度毕。前一度作三次吞,此二度作六次吞,乃共九次吞。如前咽下,要汩汩响声,百脉自周遍调匀。 第十二势 第十二图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头顶上。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似发火烧,遍身皆热。 二、站势八段锦 站势八段锦也称武八段锦,在宋代已基本形成,可见于南宋曾慥的《道枢》: 1.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2.左肝右肺如射雕; 3.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4.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5.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 6.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7.摇头摆尾所以祛心疾;8.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请欣赏武八段锦 第二节 易筋经 清代流行的“易筋经十二势”图势 韦驮献杵第一势 韦驮献杵第二势 韦驮献杵第三势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摘星换斗势 出爪亮翅势 倒拽九牛尾势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九鬼拔马刀势 三盘落地势 青龙探爪势 附图7 附图8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