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 论
中国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流程中带有宽泛意义的社会生活运作事象作为研究系列,指历代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风俗性、地域性、交融性等诸多特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事象体系。
一、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状况
社会生活史作为一个学科是伴随着20世纪初社会学的兴起而出现于西方。
1、1911——1949年
成果丰硕,但研究手段粗疏,缺乏理论
2、20世纪50——80年代初
研究“停顿”时期
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二、如何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
1、明确研究社会生活史的指导思想
2、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参照比较法
(3)精准计量法
(4)相关学科交融法
3、研究历史文献
三、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的意义
1、加强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是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2、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发展能够带动中国式学研究范式的革新
3、社会生活史研究能够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4、可以为清除现实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及封建残余
四、近年国内社会生活史研究趋势
——以明清时期研究为例
1、家族史研究
走出以往家族族权是政权附庸的定位及定性研究,而向全
方位开展,特别是宗族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探讨。
2、人口史研究
人口数字的瞭望、人口行为(生育与婚姻
3、士人研究
4、商人研究
社会地位、商业经营、商业道德,徽商、晋商、海商研究
5、妇女史、性别史研究
6、民间社会研究
7、城市史研究
8、灾荒史与生态环境史研究
9、身体史研究
第一章 饮 食 生 活
饮食生活是人类饮食实践所反映的社会多层次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是一种文明的标尺和民族特质的体现,从某个方面体现了本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格,标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进程和美的神韵。
一、中国传统的食物
1、主食
“五谷”:麻、黍、稷、麦、豆 《周礼》
稻、黍、稷、麦、菽 (一说)
“六谷”:稻、梁、菽、稷、黍、麦 《三字经》
“九谷”:黍、稷、秫、稻、麻、大豆、小豆、
大麦、小麦
玉米、甘薯、薯类作物
秦以前,主要有干粮(糗、糒、糇)、蒸饭、粥
“糁食”汉代有了石磨,出现磨制的面粉,“麵”、“麺”开始了饼食历史
西晋时期掌握了发酵技术。面点之首是馒头
从两汉到隋唐五代,饼是所有面食的通称
2、副食
1)菜类和豆腐
豆腐是西汉发明,东汉普及,它开创了一条利用植物蛋白的新途径
(2)果品
(3)肉类
(4)调料
天然调味品
人工调味品 :醋、酱、饧、柘浆
油:脂(牛、羊) 膏(猪、犬) 植物油(两汉
中国传统的美食烹饪
(1)伊尹、孔子的美食观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色、香、味、形
(2)中华美食烹调方法
溜 、焖 、烧 、汆、蒸 、炸 、酥 、烩、扒 、炖 、
爆 、炒 、砂锅 、拔丝
(3)古人崇尚的名贵食料
《吕氏春秋》记载:猩猩之唇、獾獾之炙、牛尾肉、
象鼻肉等;山珍海味;
(4)中国菜系
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
地方风味。我国菜系大致划分为四川、广东、江苏、
山东四大菜系。 闽菜 粤菜 湘菜 鲁菜
二、饮食方式
1、用餐方式 先秦时,席地而坐,席地而食 西周时 食案
2、用餐制度 两餐到三餐 唐代 分食制到合食制
3、饮食礼制 尊卑有序,尊重长者 忌十二筷
三、饮食器具
1、炊具
商代后母辛方鼎 雷纹扁足鼎 鬲 汉代铜釜 龟形鬶 蟠虺纹甗 汽柱甑 饕餮纹甗
2、餐具
西周 散氏盘 夔纹簋 几何纹敦 四足簋 簠
3、饮具
鸟尊 牺尊 觥 兽面纹斝 卣 壶
四、中国茶文化
1.茶的起源
陆羽《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 唐以前是煮茶,放调料 唐代 煎茶
宋代“斗茶”、“点茶” 斗茶 评定茶叶质量好坏的方法,审查汤色(纯白色为上。其次清白 灰白 黄白)和汤花 明 炒茶 冲泡饮用
2.茶的种类与功效
1)绿茶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碧螺春
(2)黑茶 全发酵,时间长 普洱茶
(3)红茶(全发酵茶)
祁红、滇红、宁红
(4)乌龙茶(半发酵茶)
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
(5)白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AP ERP_委外业务操作手册_v1.0.doc VIP
- 党课:2025年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在正风肃纪中砥砺前行PPT党课.pptx VIP
- 动物防疫技术 动物疫病免疫学检测技术 2动物疫病控制-实验室检测-动物疫病免疫学检测技术.ppt VIP
- 2025年兵团连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SAP上线准备策略及上线支持策略讨论纪要.doc VIP
- 四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讲稿-三角形和四边形-图形稳定性的应用--精品课件.ppt VIP
- 02-全员培训-U9cloud全产品介绍.pptx VIP
- 2025年《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0301、U9 cloud财务-基础知识.pptx VIP
- 0305、U9 cloud财务-成本核算.pptx VIP
文档评论(0)